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9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4篇
  27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自然分布范围广且广泛用于传统医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我国常见药用丁香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结果表明,丁香属植物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木脂素、三萜类、苯丙素类等,其药理作用为抗炎、抑菌、抗病毒、抗氧化、强心保肝。  相似文献   
62.
[目的]优化飞机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以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关键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口服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半数致死LD50和最大耐受量。[结果]飞机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0(g∶m L)、乙醇浓度70%,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率为7.13%;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的口服LD50未测得,其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为80 000 mg/kg。[结论]飞机草总黄酮属于实际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中国大中城市雾霾严重,北方地区冬春季节长期存在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现象,普遍使用的氯盐类融雪剂也对道路两旁的农田、绿化带来毁灭性打击,同时大型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针对严峻的环境形势,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砂引草的植物分类、生理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耐盐碱性、耐旱性、耐热性、耐沙埋性、耐瘠薄性、耐涝性以及群落特征角度阐述了生理生态学特性,还对其应用价值给予肯定,不仅具有固沙保滩、护岸防风、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与园林绿化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药材、饲料、蜜源植物和绿肥等,最后思考了砂引草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旨在为今后开发利用砂引草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药桑多糖脱色工艺和脱色前后多糖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影响。采用静态吸附法选出对药桑多糖具有最佳脱色效果的树脂,动态吸附法系统地研究吸附工艺条件,采用DPPH· 自由基法对脱色前后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NKA-9 型大孔树脂对药桑多糖的脱色效果最佳。药桑多糖脱色率可达61.8%,最佳脱色条件为:流速:4.8 BV/h,多糖浓度:3.261 mg/mL,洗脱剂浓度:60%。在该工艺条件下,药桑多糖的脱色率可达到最大,脱色后多糖抗氧化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65.
黑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 10多年对黑龙江省野生桑树种质资源的实地考察 ,明确了全省野生桑树主要分布在北纬 5 0°以南地区 ,北纬 5 0°以北是我国桑树分布的最北限区。发现了 1株 12 0a的古桑树 ,是宝贵的耐寒桑树种质 ;从收集的 30份桑树种质材料中选择出优良单株 ,通过嫁接繁殖成 30个无性系 ,建立了黑龙江省地方桑树类型种质园。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具有根系发达和抗寒、抗旱、耐剪伐、树型可塑性强等特点 ,是开发耐寒高产桑树品种和生态林木品种的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66.
石榴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宏  刘灿  郑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003-4004
[目的]探讨石榴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方法]将石榴嫩枝的插穗用配成0、50、100、200、300 mg/kg浓度的ABT生根粉和50、100mg/kg的旱地龙分别浸泡5和10 min后扦插在全光照育苗盘,观察石榴嫩枝扦插生根率与生根粉类型、浓度及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对于ABT生根粉,用100 mg/kg浸泡10 min和用50 mg/kg浸泡20 min生根率最大 对于旱地龙,用100 mg/kg浸泡10和20 min生根率均最大,而ABT生根粉的根率生优于旱地龙。[结论]生根粉对石榴插穗成活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柿在秋季采用稻草、麦秸和地膜覆盖实生播种育苗,出苗期和苗木质量都好于不覆盖裸地播种育苗。其中,地膜覆盖的出苗期比未覆盖(CK)提早20d,出苗率、苗木高度、苗木粗度和苗木根系长度分别比CK平均提高33.0%、33.1cm、0.29cm和9.1cm。该项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出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8.
为更好的掌握和保护贵州特有及珍稀植物资源,作者调查了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特有植物7种,分别为二色小檗(Berberis bicolor H. Léveillé)、毕节小檗(B. guizhouensis T. S. Ying)、平坝小檗(B. pingbaensis M. T. An)、永思小檗(B. tsienii T. S. Ying)、威宁小檗(B. weiningensis T. S. Ying)、梵净小檗(B. xanthoclada C. K. Schneider)和紫云小檗(B. ziyunensis Hsiao & Z. Y. Li),以及珍稀濒危植物1种,即二色小檗,该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建议优先保护;同时将粉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et)和贵州小檗(B. cavaleriei H. Léveillé)移出贵州特有植物行列。文章描述了贵州小檗属特有和珍稀植物的保护价值及其分布产地,并整理出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新名录(共44种1变种),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为从药物酶的角度建立一种客观评价鱼类"首过效应"的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尼罗罗非鱼(Oreochomis niloticus Linn)肝、肾组织中P-糖蛋白(P-gp)基因表达量,分析了单剂量(40 mg.kg 1)口服给药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后,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与ENR血药浓度的时实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P-gp基因在分子量127 bp处出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对尼罗罗非鱼口灌给药ENR后,ENR能迅速通过肠道进入血浆,其在肠道、肝和血浆中的消除速度较快,其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当血浆中ENR浓度达到最高达峰时(1 h),实验组肠道和肝中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当肠道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肠道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当肝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肝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则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证实了鱼类P-gp基因参与药物代谢过程,提供了一种从分子水平揭示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规律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To assess strain related differences i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growth patterns under the same culture environment, four strains of common carp, two each of the scale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communis (Chinese big-belly carp and long bodied carp) and mirror carp, C. carpio var. specularis (scattered carp and linear carp) were communally stocked in three fertilized earthen ponds of 0.14 ha each at 5,000 fish ha?1 in the ratio of 1:1:1:1 during an 11-month (February to December) culture cycle. Chinese big-belly carp grew larger than other group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cale carp strains performed relatively better than mirror carp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then essentially stopped growing as temperatures declined into winter. The strains of mirror carp, on the other hand continued growing well later into the cold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