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张弛  管美艳  于立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15-18716
通过对小岗村的实地调研,从发展农业红色旅游的角度,分析了小岗村旅游业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小岗村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农业红色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发挥红色旅游政治、经济等多重功能,以利于小岗村农业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李宜超  张士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14-9316
基于安徽省114户牲畜养殖户实地调研的结果,从农户养殖行为方面分析了安徽省牲畜养殖户发展循环养殖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王文哲  徐珊珊  梁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02-4803,4806
科学的园林植物造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文化娱乐、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笔者立足于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性的视角,分析了其内涵及外延。提出了增强园林植物造景经济性的措施,以期为提升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十一五”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予以科学立项,并提出一系列完善专项管理制度、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推进节点考核、加强奖励机制、促进预算执行等建议,严格执行并顺利完成专项资金的实施,最终在该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各学科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并在人才培养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5.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2):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北京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元浩 《农学学报》2014,4(4):119-123
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北京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发展优势明显,机会大于威胁,宜采取趋利避害、增长性发展战略,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克服劣势,加快北京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张宜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44-946,1062
通过对山地和山地经济的阐述,结合重庆山地经济发展现状,指出若干具体供山地经济发展参考的措施,并从政府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阐述了适合重庆山地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
王晓芳  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86-4488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性,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藏那曲地区的草场资源为例,依据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协调度函数分析了那曲地区11个区县的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  相似文献   
39.
本文主要论述水稻是明清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食物依赖,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由水稻作为主体的农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洲作物传入中国以后,没有改变水稻在其中所占的主体地位。作者认为,水稻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涉及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环境变化、文化特征等多个方面。其正面作用主要是养活了大量人口,成为多熟种植的主体作物,使得江南稻作产区成为经济与文化中心,促成了稻鱼共生系统的发展与梯田农业的演进;与此同时,水稻生产的特殊原因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又限制了工具,特别是犁的进步,此外,还因为挤占了洪水泄洪的空间,促成了南方雨季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郝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73-14074,14078
介绍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的方式,分析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