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云南甜龙竹空中诱根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诱根是云南甜龙竹育苗方法之一.单因素(即立地条件)5水平(好、较好、中、较差、差)试验和诱根枝条生根后的圃地栽植试验证明:母竹所处的立地条件好坏是影响诱根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腐殖质土和山地红壤土,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作苗床基质可明显提高生根枝条圃地栽植成活率.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2.
An adult male Eastern Grey kangaroo from a wildlife reserve near Melbourne was submitted for necropsy examination and was discovered to have abnormal dentition.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any premolars or molars had ever been present on the right mandible, whilst the incisors were normal. The age of the kangaroo was estimated to be 1 year 9 months using the right maxillary molars and 2 years 4 months old using the contralateral side, presumably due to the asymmetry of the dental arcades. 'Lumpy jaw', a common periodontal disease of kangaroos, from which Bacteroides sp was cultured, was present on the base of the vertical ramus of the left mandible. Complete unilateral absence of premolar and molar teeth in the mandible of a kangaroo has not been described. This condition affected molar progression in both sets of maxillary molars.  相似文献   
83.
龙竹干燥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典型的材用丛生竹--龙竹(Dendrocalamus ganteus)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比较了100℃和60℃温度下竹材干燥速度、干缩率、变形情况以及竹材在纵向、径向、弦向3个方向上干燥速度的大小.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较低温干燥干燥速度快,但竹材干缩率较大,变形较大.无节部位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节子部位径向干缩率小于弦向干缩率;相同方向上,节子部位干缩率小于无节部位干缩率.无节试件纵向干燥速度较弦向和径向快,而有节试件径向干燥速度较纵向和弦向快.  相似文献   
84.
龙竹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龙竹的幼枝节段作为接种外植体,采用从腋芽-丛生芽-完整植株的繁殖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在MS+BA 2 mg·L-1+NAA 0.2 mg·L-1+PVP 250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培养10-20 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新芽接种于MS附加BA 2 mg·L-1+KT 0.5 mg·L-1+CW 100 mL·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培养20 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0-25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接种于1/2MS+NAA2mL·L-1+IAA2mL·L-1+蔗糖20 g·L-1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可诱导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龙竹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水分胁迫对几种假俭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5个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匍匐茎和叶片在干旱胁迫期间含水量、细胞质电解外渗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并分析其简单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叶片和匍匐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则增加,但降低和增加的幅度不尽相同,而且叶片和匍匐茎的增加或降低不同步;对照组(E102)除叶片失水速率明显低于其他种源外,并无明显优于国产假俭草种源抗旱性的特征;叶片与匍匐茎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叶片含水量与其电解质外渗率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关系,表明假俭草水分状况与其细胞受伤害程度及其抗旱性之间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86.
针对目前玻璃钢风电叶片存在的不可再生利用的问题,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检测1~4 a竹龄的马来麻竹竹青试件的常温存储模量值,用于作为最佳的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使用,再按不同竹龄将马来麻竹竹青制成竹青层积材,利用INSTRON 5582万能力学试验机对马来麻竹竹青层积材分别进行检测。实验证明:随着马来麻竹竹龄的增加,马来麻竹竹青试件的常温存储模量值也相应的增加,也就是说,在常温条件下,马来麻竹竹青的刚性随马来麻竹竹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马来麻竹到了一定竹龄后,其竹青的刚性渐渐趋于稳定。一般3 a生的成熟马来麻竹的竹青部分的常温存储模量位于1010Pa(10 GPa)数量级以上,一般能满足作为风力发电叶片复合材料中增强相材料的使用。由3 a生的成熟马来麻竹竹青制成的竹青层积材复合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或超过目前国外风电叶片在用的常规木材/环氧层积材。  相似文献   
87.
梁山慈(Dendrocalamus farinosus),是一种优良的纸浆用竹种,是目前宜宾市的主要造纸竹种之一。研究以竹材高产量为选育目标,综合考虑生长适应性,选取了地域分布不同的11个无性系,通过各无性系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表现,选出了优良无性系2号(选取于兴文县麒麟乡),其生长量指标为:平均发笋量17.7株、胸径5.0 cm、竹高6.7 m、平均单丛秆重17.80 kg,适应性强,性状表现稳定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8.
花吊丝竹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花吊丝竹在自然耗水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相关酶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与叶片水势显著下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花吊丝竹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2)花吊丝竹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在胁迫后段(15~30 d)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叶片初始荧光在后期呈上升趋势,表明随胁迫程度加重,PSⅡ的结构受到较严重的损伤。(3)随干旱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上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先升后降,这表明随胁迫程度加深花吊丝竹细胞结构被破坏。综上所述,干旱胁迫环境下,花吊丝竹叶片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类均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自身能够提高叶片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提升光能转化效率、增强叶片中的酶活性以及减少热能的耗散等形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9.
滇西南地区龙竹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伏全  陈远材 《林业科学》1994,30(2):104-110
本文应用数量化模型Ⅰ的原理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滇西南地区龙竹的立地质量,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对龙竹人工林的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大型丛生竹样地调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0.
勃氏甜龙竹笋苗兼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勃氏甜龙竹是一种优良的多用途竹种,近年来在许多适生区得到推广,其资源扩繁主要依赖于母竹移植。研究应用竹子生理整合性等生态学原理,以竹林林分结构调控为核心技术,采用不同林分结构组合,旨在探求笋苗兼用竹林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新造竹林有一明显的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增长期,时间区段不同,前3a均快速增长,然后笋个体质量相对稳定,出笋数量仍较快增长。(2)竹笋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丛立竹数和立竹胸径,决定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出笋数量与丛立竹数正相关,与笋个体质量负相关。胸径与笋个体质量正相关,与出笋数量无相关。(3)合理的林分结构在450丛·hm-2时,丛立竹数为10株左右,胸径4~6cm。(4)经营类型经济效益明显,新造竹林第2年即有产出,第4年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