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龙竹是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丛生竹种。通过对龙竹秆材化学成分分析测定,可以考察其作为制浆造纸原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龙竹秆材综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可满足纸浆工业对原料的基本要求,属于优良的制浆造纸原料,值得在气候适宜的地区推广种植。由于龙竹秆材灰分含量和苯醇抽出物含量较高,且在各部位间分布差异较大,在以龙竹为原料生产化学浆时,应该尽量将不同部位的竹材分开处理,并适当增加蒸煮时化学药品的用量或适当延长蒸煮时间。  相似文献   
42.
对麻竹林3种培土高度(20 cm、40 cm和60 cm)下的笋产量、发笋量、笋品质、发笋期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培土措施可增加竹丛发笋0.9~6.2条/丛,产笋时间提前12~15 d,产笋期延长12~19 d,每667 m2笋产量增加6.0%~26.1%,竹笋食用率提高3.2~10.14个百分点; 3种培土处理中,培土40 cm时最具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43.
一种新的暖季型草坪草--钝叶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的暖季型草坪草———钝叶草,该草种具有耐荫、耐水淹、适应能力强、繁殖快等优点,并且植株低矮,管理要求粗放,是一种值得在南方大力推广的暖季型草坪草。  相似文献   
44.
以越南巨竹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竹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物质进行了组分和结构的初步鉴定。采用乙醇浸提,得出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70%乙醇溶液70℃浸提120min,竹叶总黄酮浸出率2.04%.采用纸层析分离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组分以及结构为:牡荆甙、3’,4’,7’三羟基黄酮、木犀草素、芹菜黄素7-O-苷以及含有4'-OH黄酮类结构。  相似文献   
45.
在新平县进行云南甜龙竹矮化密植试验:利用定植当年幼林林中空地进行竹农间作;通过合理留笋齐竹,留笋长成的竹秆,实施竹秆矮化控制处理,促发竹主枝,作为空中诱根育苗的种源培育竹苗;采收所有除留笋养母竹后的竹笋出售;竹林郁闭后,逐年间移竹丛分蔸苗处理,得到竹子蔸苗.定植后5年内每年可得经济收入35047元/hm^2.  相似文献   
46.
对云南甜竹的9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甜竹的综纤维素、木素等细胞壁主要物质含量和一般木材接近,灰分和各种抽出物含量介于木材和草类原料之间 除综纤维素和灰分在秆高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分布规律外,云南甜竹其它各化学成分在秆高方向上未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从化学组成角度分析认为,云南甜竹满足制浆造纸工业对原材料的要求,可以作为发展竹浆产业的原料竹种,值得在气候适宜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7.
李彬  温中斌  任凭  李秀珍  刘访兵  周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89-10290,10302
[目的]揭示各技术措施对提高白夹竹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设施肥、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施肥+垦复、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垦复7个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比较各措施对梁平竹山镇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施肥、虫害防治及垦复等低改复壮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新竹数量,但对新竹的平均胸径没有明显影响;与施肥、虫害防治相比,垦复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白夹竹新竹的产量随着低改复壮措施投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施肥+虫害防治处理对白夹竹笋产量的效果最优。[结论]白夹竹新竹的收益与低改复壮措施投入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夹竹产区林农发展白夹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8.
花吊丝竹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关于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花吊丝竹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Mg~(2+)浓度、d 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及模板DNA用量等5个PCR反应体系主要成分以及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分析,并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100条候选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液中含3.0 mmol/L Mg~(2+)、0.20 mmol/L d NTPs、1.25 U Taq DNA聚合酶、0.6μmol/L引物、10 ng模板DNA、2μL 10×Buffer、8.55μL dd H_2O。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2.7℃退火30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建立的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能够扩增出清晰、多态性较高的条带,且筛选出的16条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9.
重庆荣昌"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是我国第1个竹类生物产业基地,也是重庆市第1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麻竹生物产业,对荣昌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系统调研麻竹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麻竹产业分类、基地建设的功能以及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措施、技术支撑和动力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荣昌发展麻竹生物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促进"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具体建议,包括: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麻竹二、三产业,重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等。  相似文献   
50.
典型麻竹林土壤植硅体碳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植硅体碳(Phytolith 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土壤稳定性碳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增强土壤碳汇,维持全球CO2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土壤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结合Arc GIS 10.0空间分析软件,分析典型麻竹主产区——福建南靖县麻竹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植硅体碳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南靖县麻竹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介于0.30~0.75g kg-1之间,变异系数介于80.38%~87.46%,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变异性;地统计分析得出块基比介于8.7%~74.9%,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参数比均较小,模型拟合度较好;0~100 cm土层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储量为4.23 t hm-2;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土壤植硅体和土壤全硅的空间分布图较为相似,它们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样地的竹林年龄与表层的土壤植硅体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样地的海拔与表层的土壤植硅体碳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