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30篇
  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7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为了探索选育小麦粘型优良恢复系的简便、快捷方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了粘型不育系优良恢复系选择新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筛选恢复系时不论采用国内法还是国际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欲提高F1的恢复度尤其是以国内法计算的恢复度时应重点选择分蘖力强、穗下节间较长、株高中等、穗子不太大的品种或品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亲本株型性状对F1恢复度(国内法)性状的回归方程,其结果与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说明用本方程进行恢复度预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82.
在露天池栽条件下, 比较研究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与其同型可育系的产量构成及其光合特性对氮素亏缺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相同氮素供应水平下, CMS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同型可育系, 平均增产达11.5%, 缺氮条件下千粒重、收获指数显著提高, 而穗粒数差异不显著。花后CMS玉米叶片具有较高的含氮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且在生育后期降低缓慢, 延长了有效光合持续期, 延缓了植株衰老进程。不育植株生育后期的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高于其可育系, 且气体交换参数对缺氮反应不敏感。不育系的叶绿体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效率(F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o)在生育后期也保持较高水平。说明不育植株生育后期在光合能力、电子传递和光能转化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其产量提高可能是籽粒充实期叶片生理质量和光合效率共同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采用固相pH梯度-SDS PAGE双向电泳, 对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N48-2)单核期花药线粒体蛋白质进行了分离, 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得到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可识别约260个蛋白质点, 对其中10个重复性比较好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 然后用Mascot软件对NCBI数据库搜索, 其中2个蛋白质点被鉴定为谷氨酸脱氢酶(GDH)和依赖电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GDH的高表达会影响正常的氮代谢, 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发生障碍, 有可能导致雄性不育; VDAC1是线粒体外膜上控制细胞通透性的蛋白, 与植物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相似文献   
85.
小麦K、V、T、CHA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V、T、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合特性及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1)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材料中表现不同,K、V、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相差不大,也未表现出不良效应,CHA型抽穗期的叶绿素含量为2.368~1.253 mg/g,较K、V、T型不  相似文献   
86.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个恢复系与6个陆地棉品系正反交,结合人工辅助授粉,研究了杂种F1的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杂种F1各经济性状广泛地受核基因控制;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F1的衣分、衣指、籽指及绒长有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较高;多数性状不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效应。同核异质杂种相比较,哈克尼西棉细胞质F1衣指较低,籽指较高,衣分降低4~7个百分点;绒长增加1~2mm;纤维细度和断长也表现一定负效应。  相似文献   
87.
Mx1和Mx2是通过辐射甘蓝型油菜瑞典品种得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RAPD技术对Mx1和Mx2及其保持系陕2B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比较研究。共使用了210个随机引物,其中有163个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15个引物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遗传多态性。Mx1和Mx2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控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研究了由4个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7个恢复系配组的24个粳型杂种的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 , 结果表明: (1)杂种粳米的品质性状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 但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 较多的超高亲组合, 糙米率和精米率有较多的超低亲组合。 (2)杂种的整精米率、 粒长、 粒宽、 垩白率、 糊化温度5个性状与不育系呈显著正相关; 糙米  相似文献   
89.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雄性不育三系材料,发现油菜的起源进化与三系选育有密切关系:1、在起源中心和附近地区分布、进化程度较低的品种类群及原始种中,容易发现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2、在离起源中心较远地区分布、进化程度较高的品种类群中,易找到保持系.还列举了水稻等作物的材料,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些论点对油菜和其他作物的雄性不育三系选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