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探索糯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6和2007年糯高粱全国区试4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长,也就是说,这5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长。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性状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重,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相比之下,株高、穗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该研究为糯高粱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HS-57为高粱两用不育系,对其雄性不育的不育性和恢复性研究表明,HS-57在晋中盆地的育性表现,不同年份存在差异。其不育性的恢复受两对等位显性基因控制。A1类型保持系不能恢复其育性,A2类型保持系和恢复系对其育性表现恢复。  相似文献   
5.
棉花远缘杂交种质资源的比较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棉花育种基础材料,我们于1999年自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引进棉花远缘杂交种质材料150余份,这些材料分别含有海岛棉、瑟伯氏棉、草棉、索马里棉、斯特提棉、异常棉及中棉的种质,均为比较稳定的高代品系.2000~2001年在本中心临清试验站进行了系统的种植观察研究,主要考查其综合农艺性状、纤维品质特性、抗病性、熟性及产量潜力,从而对引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探讨其在棉花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的生产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推广普及抗虫棉的过程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最早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的省份之一。1993年山东省开始试种抗虫棉品系,1994年试种面积达到333.3hm2。1995年又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其它10多个品系,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997年菏泽引种的抗虫棉品种菏棉3号试种成功,1998年全省的抗虫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10万hm2以上;1999年河北省审定的美国品种新棉33B大量进入山东,使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73.7%;2000年,抗虫棉品种新棉33B、中棉所29、中棉所30和GK-12在山东审定,抗虫棉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到2001和2002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2012―2016年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证书发放情况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2012―2016年发放的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简称“安全证书”)的分析,发现我国抗虫棉育种研究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以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为主的公益性研究单位是获批抗虫棉安全证书的主体,二是黄河流域抗虫棉育种研究优势明显,三是种子企业抗虫棉安全证书获批数量下降明显,四是西北内陆棉区抗虫棉品种储备增多。同时笔者对抗虫棉安全证书续申请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简化安全证书审批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适当密植留叶枝对鲁棉研36号生育进程、皮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密度留叶枝较去叶枝处理开花期推迟1~2 d,对吐絮期影响不大。随着密度增加,株高、果枝数、叶枝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留叶枝处理平均单株有叶枝1.8~2.6个,株高较去叶枝矮1~2 cm。铃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留叶枝对铃重影响不明显。不同密度留叶枝处理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低于同密度去叶枝处理,减产幅度1.7%~8.1%;每公顷7.5万株(A2)和9.0万株(A3)无论去、留叶枝产量水平都较高,且留叶枝较去叶枝处理减产幅度较小;叶枝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8%~16.4%,密度越大贡献率越小。密植留叶枝对纤维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鲁棉研36号对密度的适应范围较宽,易管理,推行每公顷7.5万株至9.0万株留叶枝简化栽培、减少管理用工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山东省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信息网站发展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叶面施硒对不同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SeO3质量浓度均与各蔬菜产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既有利于有机硒富集又不致产量降低的Na2SeO3叶面喷施浓度以不超过0.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