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0篇
农学   41篇
  15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31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兰属品种的RAPD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兰属7个种的9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9个供试兰花品种均能产生多态性谱带的引物。在这6个引物所检测的64个位点中,61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占总位点数的9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兰花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而且根据RAPD标记进行的兰花品种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只是莲瓣兰与建兰组的分类地位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42.
5种中国兰花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5种中国兰花为材料,提取了其叶片基因组DNA;以春兰叶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RAPD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春兰基因组DNA的最适扩增条件为,25μL体系,Taq酶0.08 U/μL,dNTP 240μmol/L,Mg^2+1.2mmol/L,随机引物0.5μmol/L,模板DNA6.2 ng/μL;反应因子低于最适值,会导致扩增带数减少甚至无带;但若高于最适值,则会出现带的弥散或缺失.  相似文献   
43.
采用SRAP技术对24份杂交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的11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9条谱带,其中102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86.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3个多态性位点。各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3~0.98,平均为0.67。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24份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较好地揭示了杂交兰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杂交兰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种后代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45.
采用LED光源单色红光、蓝光、绿光及白光不同光质配比7种组合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其对野生碧玉兰组培苗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蓝绿复合光(RBG)下,组培苗的淀粉含量最高,为9.977 8 mg/g,极显著高于荧光灯处理。在单色蓝光(B)下,组培苗的淀粉含量最低,为3.684 5 mg/g,极显著低于荧光灯(CK)和单色红光(R)处理,说明蓝光会明显抑制碧玉兰组培苗的淀粉合成。因此,在碧玉兰组培苗培育过程中,利用LED红蓝绿复合光源(RBG)取代传统的荧光灯光源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46.
文磊  谭美  王四清 《园艺学报》2014,41(5):1001-1008
根据光照辐射和温度对大花蕙兰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明月’和‘梦幻’两个品种在两个温室中的试验,建立了以辐热积为指标的温室大花蕙兰生长指标预测模型,并使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大花蕙兰两个品种‘明月’和‘梦幻’母球、子球、孙球植株最长叶长、假鳞茎直径、展叶数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高于0.98、0.98、0.95;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低于2.06 cm、0.85 mm、1.21 片;预测相对误差(RSE)分别低于4.8%、2.8%、8.8%。表明该模型对以上生长指标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大花蕙兰生产中的光照和温度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建兰花香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兰花香成分,为中国兰花花香成分的分析提供依据。以建兰品种‘小桃红’为试材,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小桃红’花香成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运用极差分析,结果得到‘小桃红’样品前处理优化条件是鲜重为0.6 g,萃取时间为60 min,手柄刻度为4 cm,解吸温度为250℃;将正交试验样品前处理优化条件运用于花香成分分析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5种,占总百分含量的99.499%,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多,达到83.155%,是建兰品种‘小桃红’的主要香气成分,其次为醇类,占10.710%;烷类占1.944%;萜烯类占1.713%;酸类占1.659%;酮类占0.319%。结果表明建兰主要花香成分为茉莉酸甲酯(21.563%)、茉莉酮酸甲酯(19.628%)和金合欢醇(10.710%)。  相似文献   
48.
柳爱春  赵芸  刘超  张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60-12961
[目的]研究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为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2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并进行双重与单一RT—PCR对比试验。[结果]结果在健康蜘蛛兰被人工接种病毒后第10天和第21天用一步法RT-PCR方法分别获得CymMV和ORSV与预期相符的约764和946bp扩增产物务带;且双重一步法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出现两务与单一RT—PCR产物相对应的清晰务带,获得较理想的检出效果;扩增产物的核酸序列经BLAST分析,同源性均在85%以上,证实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该方法具有更加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的特点,适合于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9.
春兰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研究目的】为获得春兰的 SRAP 标记图谱,对春兰SRAP-PCR 反应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s、Taq酶、引物、模板5种因素4个水平对春兰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所建立的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2.5mmol/L的Mg2+ ,2mmol/L的dNTP, 0.5U的Taq酶,1.2 μmol/L的引物,90 ng的模板。【结论】为春兰指纹图谱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莲瓣兰为母本,大花蕙兰“黄金薄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无菌萌发.成功建立了该杂交组合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