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4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兰科华木莲属木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报道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Z.X.YuetQ.Y.Zheng木材的主要解剖特征:散孔材;管孔通常48~168个/mm2;管孔单独或由2~3个稀6个成径列复管孔,间或出现管孔团;管孔略具棱角;主要为单管孔稀为梯状穿孔,具2~13个横闩,通常3~8个。管间纹孔式梯状或梯状-对列;螺纹加厚缺如。导管分子长547~973μm,通常长775μm。木射线异形ⅡA及ⅡB型,少数Ⅰ型,具1~2有时3~4列细胞;单列射线高3~11(偶至18)个细胞,99~337cm;多列射线宽2~3(~4)个细胞或33.00~40.33μm,高4~59(通常21~40)个细胞或109~1550(通常547~1034)μm;无油细胞;纤维管胞长886~1763μm,通常长1305μm;木薄壁组织轮界状,通常宽2~4有时可达5个细胞。本研究支持华木莲属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2.
浙江建德青冈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相邻格子法和种子的萌发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青冈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格局和种子库及其命运。从7龄至40齿,12月下旬地表青冈种子量为0-9.5万粒/hm^2,种子 地表前后,受到动物的大量捕食及微生物的感染,而种子的萌发需适度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本文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建德山区青冈林中主要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谝我青冈林中的优势种青冈,石栎的种群结构呈现不规则的倒J字型,为间歇型种群。  相似文献   
104.
李润植  毛雪 《作物学报》1999,25(1):120-125
Self-incompatibility in flowering plants is controlled by the S-gene,encoding stylar S-glycoproteins. The isolation of the stylar glycoprotein which is the likely product of the S-gene in Nicotiana glauca has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the expressiot of stylar S一glycopro  相似文献   
105.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即基于资源衰减的可持续渔获量估算模型(DCAC),结合Monte Carol模拟,对印度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的可持续渔获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若大青鲨资源衰减比率(Δ)为正值,当自然死亡系数M增大或最大可持续产量对应的捕捞死亡系数(F_(MSY))与M的比值c增大时,可持续渔获量估算值(Y_(sust))增大;若Δ接近零甚至为负值,当M或c增大时,Y_(sust)呈减小趋势。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对DCAC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日本延绳钓渔业1998—201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序列的丰度指数得到的Y_(sust)结果可靠,且与其他模型估算的MSY值接近。2014年印度洋大青鲨的年渔获量正好处在或略高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水平,但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表明运用DCAC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是可行的,但对其他鲨鱼种类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结果可为数据缺乏方法在大洋和中国近海渔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为了选育出适应性强、生长量高的华木莲优良单株,通过20多年的华木莲良种选育工作,采用优势木比较法对野生华木莲进行调查选优,采种、育苗、子代测定、对比试验等工作,以地径、胸径、树高、保存率等生长量指标进行了分析,选育出了宜林科华木莲1号。采用杉木、木荷与宜林科华木莲1号子代进行造林对比时,10年生的华木莲林分的保存率、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达到82.5%、11.8 cm、12.6 m,且林相整齐,表明1号优株的F1代林分为速生林分。24个引种点的适应性区域试验表明宜林科华木莲1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7.
以赤皮青冈幼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2,4-D和6-BA两种激素共同作用下对赤皮青冈幼胚诱导的影响,以及在4℃条件下不同冷藏天数(5、15、30 d)和不同激素(6-BA和2,4-D)浓度组合对赤皮青冈幼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接种在"MS+1.0 mg/L 2,4-D+0.5 mg/L 6-BA+30 g/L蔗糖+0.1g/L肌醇+1.0g/L水解酪蛋白"培养基上的幼胚,以4℃冰箱中冷藏15d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41.1%)。在此基础上,选取冷藏15 d的赤皮青冈幼胚,探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种类(MS、1/2MS和WPM)和不同激素(6-BA和2,4-D)浓度组合对赤皮青冈幼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每一种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的激素组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竹子的克隆整合特性和采伐作业的便捷性,提出"带状轮伐"模式以期解决劳动力紧缺所致的伐竹难题。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林分进行留竹、皆伐处理和对照,设置20 m%5 m样带中间(伐竹边界)为"0"点,以1 m为间隔将样带划分成20个1 m%5 m的区段,观测翌年发笋时间,新竹数量、基径和株高,结果表明:皆伐林的新竹数量显著高于留竹林和对照林,样带内新竹基径和株高从-10 m至10 m逐渐降低,6~10 m区段的数值显著低于其他区段;提前出笋新竹数量多于正常出笋新竹,但基径和株高都小于正常出笋新竹;提前出笋新竹分布在皆伐林,正常出笋新竹从留竹林延伸至皆伐林1~5 m区段;在提前出笋与正常出笋新竹交迭区段,两类新竹的数量呈此长彼消态势;正常出笋新竹的基径和株高都显著高于提前出笋新竹。结果验证了"带状轮伐"的3个基本前提:(1)留竹林的克隆整合有效距离可达5 m;(2)克隆整合有效距离内新竹的质量优于有效距离外的;(3)克隆整合对留竹林新竹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综合看来,"带状轮伐"的竹林采伐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109.
越南青冈为壳斗科濒危树种。通过越南青冈2年生温室容器苗叶片和茎段分别在9个高温和8个低温温度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高温、低温的半致死温度( LT50)。结果表明,叶片和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处理温度之间均呈“S”型曲线, 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高;计算得到越南青冈2年生苗木叶片的高温、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2.04℃和-1.78℃,茎段的高温、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6.62℃和-9.72℃。研究结果可推测越南青冈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为该濒危树种的人工栽培、就地或迁地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青冈栎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青冈栎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所需的最佳外源钙浓度,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的推广造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小相近、饱满的青冈栎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双因素设计试验,即干旱胁迫和添加CaCl_2 2个因素,其中干旱胁迫共设6个水平,环境水势分别为0,-0.1,-0.3,-0.6,-0.9,-1.2 MPa,对应PEG-6000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25,200,250和300 g/L;添加CaCl_2共设4个水平,对应CaCl_2浓度分别为0,10,20,30 mmol/L,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设2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和活性指数),丙二醛(MDA)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各萌发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在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组合处理下,各萌发参数值均达到最大;在环境水势为-1.2 MPa、CaCl_2浓度为30 mmol/L组合处理下,种子停止萌发。(2)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萌发生理生化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同一外源CaCl_2下,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显著增加;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与无钙组相比,CaCl_2处理组的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而POD、CAT、APX活性则明显升高;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可知,当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时,对应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最高,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得以有效提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利用青冈栎种子播种育苗时,播种前用10 mmol/L CaCl_2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