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5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1566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1178篇
基础科学   123篇
  889篇
综合类   4886篇
农作物   1161篇
水产渔业   1657篇
畜牧兽医   4134篇
园艺   827篇
植物保护   72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Summary Variability in maize zein protein band mobilities in 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was characterized to classify 27 maize accessions (OTUs) collected from Bendel State, Nigeria.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OTUs was achieved using two numerical procedures: average linkage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Five clusters were delineated by the cluster analysis whereas the PCA complemented the cluster analysis by separating the OTUs with yellow kernels into one group and OTUs with early maturity into another. OTUs from the same geographical contiguity commonly grouped together. However some regional overlappings of the OTUs occurred. Results of the PCA revealed that zein bands that stained less intensely more strongly separated the OTUs into various clusters than did those that stained more intensely.  相似文献   
992.
选取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头,在体重25~35kg和45~60kg两个阶段采用全收粪(尿)法各测一次糖蜜酒精废液蔗渣吸附发酵产物(MABFP)中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消化能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结果表明,25~35kg阶段,MABFP的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EE)和无氮浸出物(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8.5%,22.35%,92.61%和66.06%,表观消化能(DE)为9.44MJ/kg;45~60kg阶段,MABFP的CP、CF、EE、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0.27%,46.43%,88.39%和77.24%,DE为10.88MJ/kg。两阶段CP、CF和NFE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45~60kg阶段,组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5~35kg阶段的(P<0.05)。其它氨基酸的消化率两阶段之间无明显差异。前后两阶段MABFP的氮沉积率依次为14.32%和28.71%;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依次为54.56%和57.06%。  相似文献   
993.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蛋白质及核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试验研究UV B辐射增强对水稻蛋白质及核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UV B辐射增强抑制水稻生长 ,降低水稻生物量和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含量。随UV B辐射的增强 ,水稻叶片蛋白水解酶和核糖核酸酶活性上升 ,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4.
选用体重2 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Ⅰ组)和以植酸酶250 U/kg(Ⅱ组)、500 U/kg(Ⅲ组)、750 U/kg(Ⅳ组)取代基础饲粮中40%、60%、80%的磷酸氢钙的试验饲粮中的粗蛋白质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Ⅰ组)相比,Ⅱ、Ⅲ、Ⅳ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50%、2.45%、2.3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分别提高了5.75%、6.29%、6.6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0.09%、54.10%(P<0.05)、13.07%;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02%、13.82%(P<0.05)、2.20%;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8.20%、47.36%(P<0.05)、13.39%;饲粮可消化能分别提高了1.89%、7.69%(P<0.05)、4.83%。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旨在利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系统融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er protein 10,CFP10)和早期分泌抗原靶6蛋白(earlier secreted antigen target 6,ESAT6),并评价其作为牛结核病外周血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体外释放实验特异性刺激剂来诊断牛结核病的应用潜能.通过PCR扩增cfp1 0-esat6融合基因,构建pPICZα A-(cfp10-esat6)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GSll5,添加甲醇至终浓度1.0%,诱导3d,取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取纯化的融合蛋白CFP10-ESAT6作为刺激剂用于牛结核病外周血IFN-γ体外释放实验,评价其牛结核病诊断价值.结果表明,目的蛋白(33kD)被成功分泌表达,该融合蛋白与抗CFP10、ESAT6、组氨酸标签和c-Myc4种单抗均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165份奶牛外周血样品的IFN-γ检测结果表明,CFP 10-ESAT6融合蛋白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作为刺激剂,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2.3%,阴性符合率为78.8%.本研究利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CFP10-ESAT6融合蛋白,并表现出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在牛结核病外周血IFN-γ体外释放实验中可作为候选刺激剂,并能克服混合感染导致的PPD漏检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6.
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南阳牛、鲁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GFBP3的第3外显子不存在遗传多态性;第2外显子在3个牛品种中检测到了AA、AB和BB基因型,而且A等位基因为3个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3个品种中,中国西门塔尔牛AA基因型频率最高,达到0.6615,而鲁西牛和南阳牛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4043和0.3095。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位于IGFBP3基因第8069bp处发生单碱基突变T→C,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  相似文献   
997.
熊艺  林欣萌  兰平 《土壤》2016,48(5):835-843
随着土壤宏基因组学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作为后基因组时代重要技术平台的土壤宏蛋白质组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解析土壤宏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土壤有机质积累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可将蛋白信息与相关的生态系统过程联系起来。但是,土壤蛋白含量少,样品复杂程度高,极大限制了土壤蛋白的分离提取和进一步分析。因此,通过改进和优化土壤蛋白的提取技术,得到高浓度的蛋白是土壤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土壤蛋白提取方法,并对其适用的土壤性质以及适用的不同种类和功能的蛋白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也对现有的土壤蛋白提取技术以及土壤蛋白鉴定技术的方法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8.
升高CO2浓度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但关于CO2与NH+4/NO-3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探索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否对NH+4/NO-3配比有较强的依赖关系,本试验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以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研究正常大气CO2浓度(360 μL/L)和倍增CO2浓度(720 μL/L)与不同NH+4/NO-3配比的交互作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提高了低NH+4/NO-3比例处理中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幅度随NH+4/NO-3比例的降低而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最大达55%。在同一CO2浓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均随NH+4/NO-3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说明CO2浓度升高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随NH+4/NO-3比例的降低而提高,但并没有减弱全NH+4-N处理中番茄幼苗的受毒害作用。综上所述,CO2浓度升高能提高植物生产的节水能力和水分生产力;水培条件下,NO-3-N是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氮源,其它NH+4/NO-3比例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仅以NH+4-N作氮源则番茄幼苗很难生长。  相似文献   
999.
选用8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蔗,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和从甘蔗杂交后代F1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单株)。在甘蔗伸长初期,测定其 2节间至 8节间的长度、茎径,同时取 3、 5、 8节间,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细胞壁离子型结合蛋白质、细胞壁共价型结合蛋白质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从 2节间到 8节间,不同基因型的节间长度的变化极为相似,除割手密外,其它基因型甘蔗的节间长度都在 6节达到最长;但其茎径在 6节间以后仍保持稍微的增粗。从 3节间到 5、 8节间,所有基因型的三类蛋白质含量都逐渐下降,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逐渐提高。其中,三个节间较粗的基因型即拔地拉、粤糖86—368和无性系3号,其三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15N-甘氨酸单剂量终产物法研究了妊娠和非妊娠母猪在不同阶段整体蛋白质代谢的周转速率以及氨基酸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刚配种时,妊娠母猪与非妊娠母猪蛋白质代谢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30d时,妊娠母猪蛋白质合成速率,降解速率、周转速率显著低于非妊娠母猪(P<0.05),但沉积速率提高了25%(P<0.05);妊娠后期,妊娠母猪氨基酸代谢库氮流量、周转速率以及蛋白质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显著(P<0.01)提高,蛋白质的沉积速率增加了71.1%(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