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28篇
  137篇
综合类   575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钾肥施用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糜子栽培中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以糜子品种赤黍1号为试材,设钾肥施用量0(不施, CK)、60、120、180、240和300 kg/hm2计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不同施钾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和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赤黍1号上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其中施钾量为120 kg/hm2时产量最高;对株高、穗长和节数影响不显著,对茎粗和分蘖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单丛穗粒重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倒伏率和倒伏角度,施钾量为120 kg/hm2时倒伏率和倒伏角度均最小。施钾量为120 kg/hm2时能够同时提高赤黍1号的籽粒产量和抗倒能力,赤黍1号栽培中理想的施钾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32.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从我国谷子种植面积、产区布局、种植品种、消费类型、加工企业、市场动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最后从强化农机农艺、农牧结合技术配套与集成,提高谷子现代化生产水平;设立谷子科研专项,提高谷子研发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对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谷子产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3.
GPIT生物制剂在中度盐碱地黍稷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治理盐碱地方便易行,节约成本。在原平市平地泉村进行了GPIT在盐碱地上的黍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GPIT生物制剂的作用下,耐盐碱作物黍稷的耐盐碱能力会更加提高,首先保证了苗全苗旺,在此基础上又使植株的光合效率大幅提高,最后导致产量大幅提高,为开发利用中度以上的盐碱地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GPIT生物制剂在盐碱地作物上的应用,也需要在各项栽培技术配套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春谷除草剂筛选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12种除草剂对春谷田间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12种除草剂中有4种致谷苗死亡;其余8种对谷子幼苗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拔节前可恢复正常;施药后15,30,45 d调查,莠去津和2,4-D丁酯2种除草剂的防效较好,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鲜质量抑制率、综合株防效、综合鲜质量抑制率均超过80%,莠去津优于2,4-D丁酯。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糜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研究了前氮后移技术对糜子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技术比常规施肥技术增产4.04%,施肥量减少15.78%,化肥投入节省8.69%。应用前氮后移技术对降低化肥施用量和投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以糜子生产上正常行距33cm,留苗密度7万株/667m2为对照,研究糜子在不同宽行距处理下,667m2保苗3万株的稀播密度,是否能提高其产量的繁殖系数,试图找出一种较好的宽行距处理,从而在糜子的实际生产应用中以取代常规的窄行距,高密度种植,并且在糜子生产中得以大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复水对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建立糜子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体系,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复水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糜子功能叶片自下而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复水后,中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效果最佳,糜子顶三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高出7.65%、4.20%、5.30和3.52%,表现出超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拔节期复水对糜子叶片SOD、POD产生了部分补偿效应,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的补偿效果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糜子产量与生育后期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产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拔节期复水对中度水分胁迫下糜子生长的补偿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38.
谷子田间除草一直是阻碍谷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谷子抗除草剂品种的出现,解决了谷子田间除草难的问题,有利于谷子大面积的栽培,使谷子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围绕谷子抗除草剂基因的发现、类型和机理以及抗除草剂品种在谷子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谷子抗除草剂应用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谷子抗除草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This research adopted fermentation gas production method in vitro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ve effect of whole corn silage (WCS) and millet straw (MS).The WCS was mixed with MS in the proportion of 100:0,80:20,60:40,50:50, 40:60,20:80 and 0:100 with 3 replicates per group.The gas production,pH,ammonia nitrogen (NH3-N),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microbial crude protein (MCP) and dry matter loss (DML) for 24,48 and 72 h of varying forage combinations were analyzed.Single factor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SFAEI) and multiply 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as production amo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P<0.05),and the best combination was the WCS80 group. With creasing of the content of MS,DML decreased,but the DML of WCS80 and WCS100 were similar (P>0.05). The MCP concentration of WCS100 and WCS80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o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P<0.05;P<0.01). The VFA concentr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P<0.05).Among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WCS and MS,the MFAEI of WCS80 was the largest,and that were 0.5517,0.5094 and 0.9860 at 24,48 and 72 h,respectively.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WCS and MS was 80:20.  相似文献   
40.
中日水稻品种食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天津主栽品种和日本水稻品种的食味特性进行比较表明,感官鉴定综合评价的平均值,天津品种(-0.42)低于日本品种(-0.05)。两品种群的理化特性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天津品种津稻779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最高粘度值都接近日本优良食味品种koshihikari和kinuhikari的水平。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最高粘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最高粘度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为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