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28篇
  444篇
综合类   1069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对Cr、Cd、N i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杂草类植物缺乏的状况,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飞扬草(Euphobia thym ifoliaL.)对3种重金属的积累特性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飞扬草在低浓度组合下对Cr、Cd、N i的富集系数最大值均>1,分别为1.54、3.93、5.68,且能同时富集Cd、N i,具备了作为超富集植物的特征;3种重金属在小飞扬草内的迁移率大小顺序为Cd>Cr>N i;小飞扬草能耐受Cr、Cd、N i复合污染,可作为尾矿废弃地植被重建到修复过程中的优先选择植物。  相似文献   
92.
黄凯丰  杨凯  王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32-4934
[目的]为茭白的卫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以苇末和土壤为栽培基质进行不同浓度Cd2+、Pb2+胁迫处理,测定不同采收标准的产品器官中Cd2+、Pb2+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茭白产品器官对Cd2+、Pb2+的最高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340%和0.044%。过老发绿的肉质茎中,Cd2+、Pb2+的残留量最高,中等大小的肉质茎中残留量最低,且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苇末基质栽培的茭白肉质茎中Cd2+、Pb2+的残留量均显著低于土壤栽培的。"葑红早"产品器官中Cd2+的残留量高于"蒋墅茭",Pb2+的残留量则相反。[结论]苇末栽培基质有利于降低重金属离子在茭白产品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红壤和河潮土2种土壤的加Cd^2+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Cd^2+(0.00,0.25,0.50,2.50,5.00,10.0,20.0mg/kg)对大豆生长发育及镉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土壤加Cd^2+处理,对大豆株高具有抑制作用,河潮土加Cd^2+处理,大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以添加0.25mg/kg时最高,添加Cd^2+≥0.50mg/kg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红壤加Cd^2+处理,对大豆生物产量有抑制作用,但添加0.25mg/kg时可促进籽粒的发育.(2)红壤加Cd^2+处理对大豆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胁迫作用大于添加相同Cd^2+处理的河潮土,红壤添加Cd^2+2.50mg/kg时,大豆株高、生物产量及荚果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河潮土加Cd^2+量则为10.0mg/kg,表明红壤对镉污染的环境容量比河潮土低.(3)大豆幼苗期根部Cd^2+含量高于地上部,而Cd^2+积累量则受生物产量的影响.在Cd^2+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河潮土大豆地上部生物产量高于红壤,地上部Cd^2+积累量及转运率也高于红壤,河潮土Cd^2+的转运率为50.3%~80.4%,红壤则为45.5%~66.0%.大豆吸收转运到地上部的Cd^2+主要分布在茎和叶中,荚壳和籽粒中相对较少,大豆地上部各器官中Cd^2+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茎、叶、荚壳、籽粒.  相似文献   
94.
14种蔬菜对土壤Cd和Pb富集能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田间采集的蔬菜和土壤的分析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4种蔬菜对土壤Cd和Pb的富集能力及其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蔬菜Cd或Pb的转移系数(全量基或DTPA基)随土壤Cd或Pb量(全量或DTPA有效量)的升高而降低.以DTPA提取的有效Cd或Pb为基础计算的转移系数比以土壤Cd或Pb全量为基础的转移系数在衡量蔬菜对土壤Cd或Pb的吸收富集能力方面更具合理性.一种作物对土壤Cd或Pb的代表性转移系数应该根据转移系数与土壤Cd或Pb之间的回归方程,在特定的土壤含量点上估算,而不应简单地用平均数或中位值表示.本试验在DTPA有效Cd含量为0.1 mg.kg-1和DTPA有效Pb含量为25 mg.kg-1的点上估算了Cd、Pb的转移系数.Cd向各蔬菜的转移系数(DTPA基0.1)为0.01-0.38,Pb向各蔬菜的转移系数(DTPA基25)为0.0005-0.0063.空心菜对土壤Cd、Pb的富集能力很强,葫芦很弱.空心菜对土壤Cd、Pb的富集能力分别是葫芦的38和12倍.  相似文献   
95.
Cd在中华稻蝗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华稻蝗属于非迁飞性蝗虫,尤其喜食水稻.当水稻生长环境Cd污染严重时,Cd将富集于蝗虫体内.中华稻蝗不同体段对Cd的富集程度不同,在雌性头、胸、腹、后足的富集浓度分别为0.323,O.343,0.486及0.306 mg·kg-1,各体段富集Cd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腹>胸>头>后足;在雄性头、胸、腹、后足的富集浓度分别为O.509,0.437,0.738,0.356mg·kg-1,分布状况为腹>头>胸>后足;Duncan的多重比较显示,Cd在中华稻蝗腹部的富集量与在头、胸、后足的富集量差异显著,而头、胸、后足间的富集量差异不显著;Cd在不同性别中华稻蝗腹部的富集量差异显著,但在头、胸、后足中的富集量差异不显著.由于中华稻蝗对Cd有富集作用,因此,可利用中华稻蝗作为Cd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对稻田及周围环境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快速、准确地反映环境中重金属Cd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6.
[目的]缓解镉对植物的危害。[方法]以豌豆种子为试材,CdCl2溶液浸种后,用不同浓度的CdCl2和ZnSO4溶液培养,蒸馏水为对照组(CK),研究了锌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60 mg/L镉溶液处理发芽势比对照降低了3.28个百分点。锌能缓解镉对豌豆种子萌发早期的毒害效应。镉浓度为10 mg/L时,根长为对照的161.6%。镉浓度为151.66 mg/L时,根长最短,是对照的95.36%。镉浓度为10 mg/L时,分裂期细胞数比例最大,总畸变率最低;镉浓度为60 mg/L时,分裂期细胞数比例最小,畸变率最大。在镉浓度≤20 mg/L,10 mg/L锌能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镉浓度为10 mg/L和20 mg/L时,POD酶谱带比对照少1条;镉浓度为60 mg/L时,比对照多1条。[结论]锌对镉胁迫下的豌豆有解毒效应,以10 mg/L时解毒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7.
重金属Pb与Cd对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阐明Pb和Cd的生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和Cd对不同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50mg/kg)和Cd(<10 mg/kg)提高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Pb对八棱海棠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而Cd的作用与此相反;重金属Pb和Cd影响苹果幼苗的光合性能,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而低浓度的Cd(<20 mg/kg)提高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结论]Pb和Cd胁迫处理影响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光合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98.
运用SPSS软件对皖西名优茶叶和土壤样品中Pb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的Pb含量与土壤中的Pb含量相关系数在0.596~0.886,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中的pH值相关系数在-0.941~-0.774,呈负相关关系,土壤中的Pb和土壤中的Cd、Zn和Ni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茶叶中Pb污染相关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黑麦草对土壤中Cd不同赋存形态的吸收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在3种典型土壤中种植黑麦草的盆栽实验,研究了黑麦草吸收镉量和土壤中镉负荷及土壤镉赋存形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镉负荷增加,黑麦草吸收镉量明显增加。在3种土壤中黑麦草吸收镉量大小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黑麦草吸收镉量除受镉负荷影响外,与镉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密切相关,黑麦草吸收的镉主要是土壤中的交换态镉和松结有机态镉。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鸡粪、泥炭、石灰+鸡粪、石灰+泥炭处理对4种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物量、镉吸收量以及土壤有效镉含量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单施和有机物料+石灰配施均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较对照提高11.76%~59.38%,且改良剂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改良剂单施处理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是鸡粪>泥炭>石灰,单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南方酸性土上小白菜生物量,对北方碱性土小白菜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与不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施用改良剂的处理明显降低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量和土壤有效镉含量,且改良剂配施的效果好于单施,土壤有效镉含量较对照降低31.2%~67.0%;比较单施有机物料或单施石灰,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单施石灰效果好于单施有机物料,在北方碱性土上,单施有机物料效果则好于单施石灰。另外,在对土壤p H的影响上,单施鸡粪或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四个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增幅在0.15~2.16个单位,且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效果好于鸡粪处理,泥炭处理对南方酸性土p H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北方碱性土的p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