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828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20篇
  75篇
综合类   788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梅州市金花茶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梅州市对3种金花茶组植物进行引种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和金花茶(C.nitidissima)均适合在广东省梅州市种植.用500 mg/L的ABT1溶液浸泡20龄显脉金花茶和12龄凹脉金花茶插条基部2h,在黄心土上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用250 mg/L的NAA溶液浸泡20龄显脉金花茶和12龄凹脉金花茶插条基部2h,在黄心土+河沙基质上扦插,成活率达92%以上.建议加快金花茶在梅州市的引种繁育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2.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和花性状;果纵径和果横径与叶长、叶周长和花冠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农家品种宜春白皮中籽表型性状的总变异程度高于龙眼茶、羊屎茶和珍珠茶。利用25对AFLP引物组合在4个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中共扩增出92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羊屎茶与宜春白皮中籽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698 2),龙眼茶与普通油茶的相似系数最小(0.558 1)。AFLP标记和表型性状的聚类都可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分开,但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归类并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发枝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的发枝和光合特性及对修剪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无性系的树形指数介于0.72 1.33之间,树形指数大小顺序为长林175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6号,长林175号、长林40号无性系树形直立,长林4号和长林46号无性系树形开张,长林53号无性系居中。与树冠下层和内层相比,树冠上层的新梢发枝量、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且随着树形指数增大,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树冠不同部位的新梢发枝量、新叶比差异逐渐变大,新梢长度的差异减小,树形指数居中的长林53号无性系新梢长度、新叶比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高。油茶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的日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冠层截获率(In)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树形直立的长林175号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最高,冠层截获率(In)较低,树形开张的长林4号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较低,冠层截获率(In)较高。修剪处理显著降低了树形直立的油茶无性系新梢发枝量,并提高了树形开张的无性系新梢发枝量和树冠内层新梢长度;修剪处理还降低了冠层截获率(In),显著提高了冠层内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研究结果为油茶栽培、修剪管理以及优良油茶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油茶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表达谱数据库构建,并对油茶种子α-亚麻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转录组测序获得油茶种子α-亚麻酸代谢非冗余基因 Unigenes序列共112条,与α-亚麻酸代谢密切相关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非冗余基因 Unigenes 序列94条,包含12种调控α-亚麻酸代谢主要酶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显示,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的α-亚麻酸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参与油茶种子α-亚麻酸的合成及形成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转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验证油茶种子 LOX,AOS,ACOX,AOC,OPR,AACT,PLA2,HPL,DOX,MFP,FAD2,FAD3等关键基因在油茶种子油脂合成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各基因表达规律与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一致。克隆、调控这些相关基因将会为提高α-亚麻酸含量的油茶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不同配比菌肥对土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肥),分析不同菌肥配比对油茶植株生长量、生理指标和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油茶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提高,但K7处理的生长量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K7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K8处理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最大;不同菌肥配比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但K7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提高最显著;而K6处理土壤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幅最大。因此,K7处理为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生物素菌肥配方。  相似文献   
996.
赵瑜亮  仲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34-11436,11439
[目的]分析比较山茶油与几种常见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方法]采用国标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产地的木本食用植物油——山茶油的酸值、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4个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与几种常见的食用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山茶油具有比其他常见食用油更易储藏、对人体健康更有益等特点,相对而言,浙江所产的山茶油品质较好。[结论]研究可使消费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可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开拓山茶油市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选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源,统计了2000~2013年我国油茶(Camellia olelfera)研究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并结合硕博士的特性,对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作者分布和内容分布等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优秀硕博学位论文的角度,展示出我国油茶研究的最新概况。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广西姑辽野生茶树资源13个株系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特征鉴定和分析它们的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姑辽野生茶树资源的生产力指数为2 471.31~4 295.05,潜在生产力普遍较高,达到或超过广西茶树新品种品系的水平;茶多酚含量特别高,主要适制红茶;叶片均具有明显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虫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抗逆力;生产性状在株系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生产力指数高、抗逆性强、红茶品质兼优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是姑辽41、姑辽37和姑辽39.  相似文献   
999.
大理茶(Camellia talinensis)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袁近年来遭受人类的过度砍伐与采摘,已逐渐濒危。以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云南省千家寨野生大理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其不同坡向群落的树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大理茶为乔木第二层的优势种,其第一层的优势种为香花木姜子(Litsea panamonja)、腾冲栲(Castanopsis wattii)、截头石栎(Lithocarpustrun catus) 等;大理茶在东坡、南坡的群落中为优势种,在西坡、北坡的群落中为亚优势种;高度级、径级分析均表明,物种丰富度、多度呈现出随高度级、径级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说明上层植物为下层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坡向对大理茶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影响袁其中,西坡具有较高的树种多样性(S、D、H),南坡、北坡居中,东坡的最低;南坡与其他各坡向树种相似性较低。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以腾冲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人工授粉、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东方蜜蜂强制性授粉处理,以期为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的产量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油茶座果率为30.3%,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差异不显著;结实率达24.6%,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分别提高了10.6%和15.2%;自由式授粉油茶平均每株鲜果重为4.16kg,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平均每株鲜籽重为1087.7g,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因此,中蜂自由式授粉是提高油茶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