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直链与支链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中的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直接影响稻米的品质和米饭的食味。稻米中合适的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例是衡量稻米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酸性条件下,直链淀扮与碘反应,其络合物在630~670nm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而支链淀粉与碘的络合物在530~590nm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吸收峰波长差为△入=40~140nm。由此,利用DU-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多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此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迅速、简单、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红豆草中单宁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筛选出乙醇溶液(乙醇:水=1:4)浸提红豆草中单宁,浸提率高;浸提液与FD(Folin—Denis)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回收率达100.6±2.3%;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并完善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石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74%(0.774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叶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用时短,可用于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4.
李艳菊  李琴山  刘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30-17231
[目的]研究贵州产天冬水提液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方法]以贵州产天冬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水提液;采用连苯三酚法在碱性溶液中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采用邻二氮菲-Fe(Ⅱ)/H2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冬水提液对O2-和·OH的作用。[结果]高剂量组天冬水提液对O2-具有显著的清除及抑制作用,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为(22.80%±0.13%)。[结论]贵州产天冬水提液对O2-具有显著的清除及抑制作用,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体外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以不同月份厚朴叶为原料,通过提取及分离纯化得到厚朴叶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与抗坏血酸(Vc)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结果]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抗坏血酸(Vc)比较,厚朴叶多糖具有更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8月份厚朴叶多糖的半抑制率圮,。为0.08g/L,相当于O.12g/L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同等浓度条件下,10月份厚朴叶多糖在较高浓度时比抗坏血酸(Vc)的抗氧化活性更高。[结论]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在受适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王丽平  田燕  皇甫立霞  董雄辎  司圣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55-20556,20722
[目的]对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3种食用色素进行不经分离的同时测定。[方法]将校正变换矩阵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相结合,使用交叉验证法选择主因子数建立了校正模型。[结果]胭脂红的回收率在94.98%~113.69%,苋菜红的回收率在79.25%~104.96%,日落黄的回收率在93.22%~109.27%,13个样品中3种组分的表观预测误差(AET)分别为0.392 72、0.272 930、.200 80。[结论]校正变换矩阵法用于混合食用色素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是可行的,其预测准确性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7.
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用粉煤灰中的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宏  张静  王静媛  邓晓蓓 《土壤》2009,41(5):833-835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用粉煤灰中硼时样品的微波消解方法,建立了合理的分析步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完全消解粉煤灰仅需25 min,相对标准偏差5.8% ~ 7.3%,其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 ~ 109%.结果表明,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粉煤灰中硼的一种快速、准确且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刘萍 《特产研究》2009,31(3):64-66
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对左家地区生长的罗布麻进行抽提,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8月份采集的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为最高。结论此研究可为左家地区罗布麻引种、驯化以及适时采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宋萍  李文俊 《特产研究》2009,31(1):50-52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刚果红为显色剂,测定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8.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结果β-葡聚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稞秸秆及其它植物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21-8822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他舍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为确定提取酪氨酸酶的适宜条件,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对酶活性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多巴溶液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λmax为480nm,随着时间的增大吸光度变化趋于稳定。以此建立动力学曲线,由曲线的斜率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并由试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受温度和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因此,提取和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时的适宜条件为:可见波长λmax为480nm,温度控制在30℃,pH值6.5。[结论]为保障酪氨酸酶的活性,在提取和测定时应选择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