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8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复方中药对蛋雏鸡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只3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组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药,接种IBDV;B组饲料中添加中药,接种IBDV;C组不添加中药,接种IBDV;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接种后7d剖检、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传染性IBD野毒可使鸡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主要导致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中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活性细胞生成,提高免疫活性,调节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保持或恢复正常水平;复方中药抗IBDV感染的效果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62.
黄芪多糖对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将108只1日龄伊莎系蛋用公雏均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其余2组在3日龄时,于背侧颈部皮下分别注射0.2、0.4mL黄芪多糖注射液(0.01g/mL)1次,再分别于7、21、35、49日龄时采用MTT比色法及微量全血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21、35日龄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有增强作用,且与剂量有相关性,而对7、49日龄雏鸡的作用不明显。MTT比色法与3H-TdR掺入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3.
1日龄父母代罗曼(Lohmann)蛋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低锰(基础日粮含锰13.62mg/kg)、低锰高磷(基础日粮+0.5%的磷)、补锰对照(基础日粮+锰80mg/kg)日粮。试验期8周。饲喂5~8周发病。低锰组发病率26%,低锰高磷组28%,补锰对照组无一发病。第4周时,体重分别为(267.9±8.32)、(214.2±10.42)、(265.0±12.18)g,低锰组、补锰对照组与低锰高磷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肝锰含量分别为(5.40±0.74)、(2.82±0.36)、(8.48±0.96)mg/kg,补锰对照组与低锰组差异显著(P<0.05),与低锰高磷组差异极显著(P<0.01)。发病症状:精神沉郁,不愿走动,伏卧,跛行,单腿发病病腿向外侧伸展,双腿发病则内收呈“O”字形或外展呈“八”字形。剖检跗关节肿大,胫骨髁骨骨质增生、肿大,髁间沟变平坦。组织学检查,胫骨骺生长板增殖区变窄,软骨基质中粘多糖减少。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纤维、肝细胞、胫骨骺生长板软骨细胞、睾丸精原细胞等线粒体肿胀与空泡化。  相似文献   
64.
锰缺乏对蛋鸡生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父母代罗曼蛋鸡48只,随机分两组,低锰(基础日粮含锰12.04mg/kg)和补锰对照日粮(基础日粮+锰80mg/kg)试验期32周,饲喂至5~8周时,少数缺锰雏鸡出破跛行和跟腱滑脱,锰缺乏时,对蛋鸡生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缺锰公鸡睾丸较小,曲细精管生殖上皮分化较迟,缺锰母鸡产蛋率较低(P〈0.05),蛋黄锰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母鸡血清中促卵泡素和公鸡睾酮含量,缺锰鸡均显著或极显  相似文献   
65.
应用SPA菌体花环法检测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SPF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1日龄SPF雏鸡感染REV后7~49d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14~49dB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感染REV的SPF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66.
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慢速型黄羽肉鸡天农麻鸡胴体性状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04只天农麻鸡为素材,在126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胸肌重等7个胴体性状,采集胸肌组织进行RNA-Seq。基于RNA-Seq数据获得基因表达矩阵后,结合表型进行WGCNA分析,确定目标模块,筛选目标模块的枢纽基因,并分别进行KEGG通路富集、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构建和相关性分析。104份胸肌组织RNA-Seq质控后获得15 092个基因的表达量。与胴体表型进行WGCNA,共得到19个模块,其中4个模块与胴体性状极显著相关。功能富集结果表明,目标模块内基因主要富集在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力等通路。以|Module membership|> 0.8、|Gene significance|> 0.2为标准筛选到58个枢纽基因,并通过PPI网络构建鉴定到5个网络节点基因,整合相关性分析确定COL1A2和SPARC为最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大样本量转录组分析,发现ECM-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在天农麻鸡胴体性状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筛选到COL1A2和SPARC是影响全净膛率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鉴定选育分子标记,解析胴体性状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为慢速型黄羽肉鸡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研究8~18周龄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8周龄至开产时(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以及屠体、内脏器官、鸡冠、骨骼、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如皋黄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18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ME水平为10.88、11.30和11.72 MJ·kg-1、其它营养素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周龄~开产(20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预产期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蛋鸡18周龄体重、8~18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和8~20周龄料重比(F/G)和粗蛋白质转化比(CPCR)均显著线性减小(P<0.05)。2)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和20周龄如皋黄鸡屠体、内脏器官和消化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3)18周龄蛋鸡胫骨重和胫骨率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先减小后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鸡冠和股骨以及20周龄鸡冠、胫骨和股骨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4)18周龄蛋鸡卵巢基质指数和小黄卵泡指数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其它繁殖器官以及20周龄各繁殖器官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8~18周龄饲粮ME水平为11.72 MJ·kg-1时,能显著增加18周龄体重和8~18周龄ADG,改善8~18周龄F/G和CPCR,促进卵巢基质和小黄卵泡发育,但饲粮ME水平对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将蛋鸡育成期和预产期结合研究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let-7a-5p的生物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静原鸡肌肉组织中的功能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静原鸡let-7a-5p的成熟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使用miRDB、TargetScan和miRanda在线软件预测let-7a-5p的靶基因,取其交集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t-7a-5p在静原鸡公鸡和母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let-7a-5p的成熟序列在各物种间高度保守,共预测得到38个基因集合。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中靶基因富集较多的GO条目有细胞过程、生物调节、细胞、结合和催化活性;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聚酮糖单元生物合成、AGE-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TGF-β信号通路和加压素调节的水重吸收信号通路,且富集最多的是代谢途径、AGE-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MAPK信号通路。let-7a-5p-靶基因互作主要通过作用于靶mRNA的3'-UTR抑制表达或使其降解。组织表达发现,let-7a-5p在静原鸡公、母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肌和腿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均较高。【结论】let-7a-5p可能靶向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静原鸡肌肉生长发育,为进一步探究let-7a-5p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试验旨在克隆鸡细胞周期素B2(cyclin B2,CCNB2)基因不同剪接异构体,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技术对太行鸡CCNB2基因不同剪接异构体进行扩增和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CNB2基因不同剪接异构体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比较不同物种CCNB2不同剪接异构体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二级结构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CNB2基因不同剪接异构体在太行鸡卵巢和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太行鸡CCNB2基因存在3种剪接异构体,即CCNB2-AS1、CCNB2-AS2和CCNB2-AS3,分别编码390、383和401个氨基酸。太行鸡CCNB2-AS1、CCNB2-AS2和CCNB2-AS3 3个剪接体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7.00%,这3个剪接体均与原鸡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71%、99.71%和100%。3个剪接异构体在进化上与原鸡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雉鸡。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3个剪接异构体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显示,3种剪接异构体均以α-螺旋为主;CCNB2-AS1、CCNB2-AS2和CCNB2-AS3在太行鸡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剪接异构体在同一时期卵泡中的表达趋势也存在差异,其中CCNB2-AS1在等级前卵泡中高表达;而CCNB2-AS2在大白卵泡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且在其他时期均以较低水平表达;CCNB2-AS3的表达则与CCNB2-AS1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在等级卵泡中高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鉴定到太行鸡CCNB2基因的3种剪接异构体,其在各时期卵泡中均有表达,但在等级前卵泡中的表达趋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