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52篇
  免费   1674篇
  国内免费   1948篇
林业   1643篇
农学   2274篇
基础科学   406篇
  3057篇
综合类   9620篇
农作物   2955篇
水产渔业   1790篇
畜牧兽医   5584篇
园艺   1905篇
植物保护   1240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1028篇
  2020年   1012篇
  2019年   1218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133篇
  2016年   1443篇
  2015年   1534篇
  2014年   1689篇
  2013年   1944篇
  2012年   2098篇
  2011年   1837篇
  2010年   1447篇
  2009年   1434篇
  2008年   1225篇
  2007年   1391篇
  2006年   1278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0 毫秒
51.
低聚糖对雏鸡大肠粪便NH3-N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饲料或饮水中分别添加海藻糖(500mg/kg)、海藻胶(600mg/kg)、大豆寡糖(500mg/kg)、圆葱寡糖(500mg/d)。结果表明,四种低聚糖均可促进肠道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对魏氏梭菌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海藻糖、海藻胶对降低大肠粪便NH3—N含量效果不显著(P>0.05),而大豆寡糖效果显著(P<0.05),圆葱寡糖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2.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broiler carcasses can increase dramatically during defeathering because of leakage of contaminated gut contents in the feather-picking machine.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killing bacteria. Placement of organic acids into the cloaca prior to defeathering was tested to determine if such a treatment could lower the number of Campylobacter that escape and contaminate broiler breast skin during automated feather removal.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the breast skin of treated carcasses increased during defeathering but resulted in numbers that were only about 2% of those observed on control carcasses. Placement of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in the cloaca of broiler carcasses may be useful as a means to lessen the impact of automated defeathering on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carcasses during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53.
以兰山大白、株洲长白和英引3个苦瓜品种为材料进行外源激素处理对苦瓜植株性别表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苗期进行GA325~100mg/L处理有明显的促雌效果;CCC50~200mg/L处理则有促雄效果,但促雄程度因品种而异,CCC500mg/L处理对兰山大白有适度的促雌作用.外源激素处理对苦瓜植株性别分化的影响可持续80d以上.苦瓜第一雌花形成与茎尖GA3含量达到峰值有关,25mg/L的GA3处理使茎尖GA3含量的峰值提前出现而使第一雌花形成提早,而100mg/LCCC处理使茎尖GA3含量先下降再逐渐回升而使植株第一雌花形成滞后  相似文献   
54.
在MRS平板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Nisin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当Nisin浓度≥50ug/ml时,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则几乎不生长,即使Nisin的浓度仅为25ug/ml,当L.acidophilus La-5和B.bifidum Bb-12单独或两者共同在37℃发酵10%(w/w)还原脱脂奶时,脱脂奶中添加的50ug/ml Nisin对B.bifidum Bb-12表现出杀菌作用,而对L.acidophilus La-5则为抑菌作用。当延长培养时间后。L.acidophilus La-5的存在可以降低Nisin对B.bifidum Bb-12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55.
13~1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 32 4羽满 1 2周龄的金定鸭 ,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试验和对试鸭产蛋期 (1 9~ 2 8周龄 )产蛋性能的观察 ,研究了在等能条件下(ME :1 1 51MJ/kg) ,不同蛋白质水平 (CP :1 3 %、 1 5 %、 1 7% )和蛋氨酸水平 (Met/CP :0 0 1 7、 0 0 2 2、 0 0 2 7)组成的 9种饲粮对 1 3~ 1 8周龄笼养蛋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体成分沉积和产蛋期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阶段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影响不显著 (P >0 0 5) ;体增重与蛋氨酸 (% )呈一定的正相关 (r=0 4574) ;CP为 1 3%、Met/CP为 0 0 2 7组采食量一直较稳定、较高 ,且饲料效率又好。代谢试验 :不同粗蛋白、蛋氨酸水平饲粮对试鸭氮存留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影响显著(P <0 0 5或P<0 0 1 ) ,且它们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随蛋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 ;磷的利用率也分别以CP为 1 3%的水平和Met/CP为 0 0 2 7的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水平对磷利用率 (P <0 0 1 )。屠宰试验 :当Met/CP为 0 0 2 7时 ,体氮沉积量和体磷沉积量最佳。产蛋性能 :开产日龄和高峰日龄与 1 3~ 1 8周龄CP食入量呈弱的负相关 (r=- 0 1 83 3和r=- 0 0 984) ,与蛋氨酸食入量呈正相关 (r =0 5780和r =0 435 0 )。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 1 9~ 2 8周龄  相似文献   
56.
应用岛津CS-910型薄层扫描仪测定了5份人工诱生牛黄和3份天然牛黄中胆酸(CA)、去氧胆酸(DCA)和胆红素(BR)的含量。CA和DCA用荧光扫描,λ_(ex)470nm和λ_(em)550nm;BR用可见光扫描,λ_S402nm和λ_R650nm。测定结果表明,前者中CA和DCA的含量高于后者;BR的含量则前者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57.
核酸疫苗是当今疫苗研究的最前沿领域,本文就核酸疫苗在家禽传染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广州香蕉束顶病毒分离和核酸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液氮冷冻、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从广州地区香蕉束顶病株中获得大小为25nm的病毒颗粒,该病毒与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兔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该病毒核酸可被Dnase和S1核酸酶降解,但不能被RNase降解,属于ssDNA ;人子量大小约为1165碱基。  相似文献   
59.
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油松纯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山地橄榄2种病害:叶斑病、炭疽病;5种虫害:橄榄星室木虱、黑刺粉虱、恶性叶甲、橄榄枯叶蛾、橄榄野螟的主要特征和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