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篇
  222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且已成为研究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模式,对该病的研究对其它病害有借鉴意义。目前已鉴定出29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其中17个基因被定位到染色体上,4个基因已被克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已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方法育成了一些抗病新品系,展示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2.
番茄疮痂病是世界上所有番茄种植地区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能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育种界的关注。由于该病病原菌存在多个种和小种以及对该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因此通过育种途径来改良抗性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育种家筛选、聚合或累加对多个小种的抗性提供了一种工具。以前的综述对1997年以前在病害的发生、症状、危害、综合防治、遗传分析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近年来,在病原菌种与小种的鉴定、抗源的发掘、抗性遗传的分子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传统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策略也初见成效。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分子标记在番茄疮痂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3.
甘薯抗Ⅰ型薯瘟病的RAPD标记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金山57×金山630的杂交后代所得的F1分离群体为材料,按F1单株抗性分群,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分别以其为摸板进行RAPD分析,以获得差异片段.应用RAPD技术筛选了320个随机引物,其中仅1个引物即S213-500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应用结果表明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的吻合率较高,能得到重复性验证和可靠的差异性扩增片段,可以作为抗Ⅰ型薯瘟基因的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54.
冬枣溃疡病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4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等冬枣产区调查发现,冬枣生长前期在枣吊和叶片上发生了一种细菌性新病害。通过对典型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20个菌株。从中选出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同时对其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测定及血清学反应等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冬枣溃疡病是由油菜黄单胞Xanthom onas campestrisPamm e(Dowson,1939)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5.
甜瓜果腐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给甜瓜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本研究对哈密瓜种子上携带的瓜类果腐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进行了育苗症状检测、直接分离和带菌部位测定。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果腐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可随种子传播,特别是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率较高,而且种子内外都携带一定量的病原菌,但种子带菌以种皮带菌为主。将带菌种子于低温下在PBS缓冲液的浸提液中浸提,2-4小时内的浸提效果较好,得到较充分病原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56.
含Cry1Ab和Xa21基因抗病虫水稻选育研究及其田间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稳定遗传的含Cry1Ab基因的抗虫水稻品种镇稻88和含Xa21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圣稻301为亲本进行杂交,利用选择标记基因(bar基因和gus基因)和Southern杂交分析研究了转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分离规律和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中选择标记基因bar基因和gus基因分别与抗性基因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紧密连锁并协同表达。Basta抗性检测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在F2代中遵循9∶3∶3∶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F3代的部分株系中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已稳定纯合;对F3代和杂交亲本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可稳定地遗传。通过田间选育,获得了农艺性状优良的双抗(抗螟虫、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系SK-1、SK-2、SK-3,3个品系均对二化螟和白叶枯病菌表现出显著的抗性,产量高于镇稻88和圣稻301近20%,品质与镇稻88和圣稻301相近,部分指标优于这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57.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对该病病原、寄主范围、地理分布、环境与病害的流行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8.
稻种材料抗细菌性条斑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对广西新育成的和引进的水稻品种(组合)及新挖掘的野生稻材料进行抗细菌性条斑病性的鉴定。[方法]于2005~2006年,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JZ-8菌株为供试菌株,用改良针刺法在分蘖期对来自广西区试、国际稻圃和南宁野生稻圃的1 251份稻种材料进行抗细菌性条斑病性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1 251份稻种材料中,抗性材料为11份,占0.9%,中抗材料为52份,占4.2%,其余为中感以下材料。抗性材料的比例因稻型和来源不同而异。IR32720-138-2-1-1-2I、R43449-4-3-43-3、No.733等11份材料对广西细菌性条斑病菌不同致病型具有广谱抗性。[结论]该研究在国内首次对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抗细条病性进行鉴定。在所测试的977份广西野生稻材料中对当地优势菌群抗性反应达到抗性级别的有9份,达到中抗性级别的材料有37份。  相似文献   
59.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对该病病原传播、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黑龙江省杨树细菌溃疡病严重发生地区,采用野外均匀分布典型整群抽样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获得40块样地、90株解析木的病情调查材料。从而,确定了杨树细菌溃疡病各病情指数的材积损失率的相关数律,建立黑龙江省杨树细菌溃疡病对材积损失率的估测模型和防治指标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