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47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俊杰  李勇 《核农学报》2008,22(3):329-334
本文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的5个土壤样品中137Cs和210Pb活度分析的国际比对结果。本实验室比对用HPGe低本底γ谱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测量,用LabSOCS(Laboratory Sourceless Calibration Software)进行系统无源效率刻度。通过IAEA的评价指标对结果进行评价表明,所测定的5个土壤样品中137Cs和210Pb活度结果都满足达标的要求,成功通过了IAEA的比对。IAEA公布的所有参加的18个实验室的比对结果显示,137Cs活度测定结果有82%的实验室属可接受,而210Pb活度测定结果只有33%的实验室属可接受。对这次国际比对总结分析经验和不足:137Cs与210Pb相比,其分析不确定性相对小,分析误差容易控制;210Pb是土壤中本身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其穿透能力较低,受土壤母质和本底的影响,其分析误差不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4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纪录的泥沙沉积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泥沙中、小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表层土体中放射性同位素137Cs含量,研究了小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过程及泥沙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小流域在淤地坝建设初期,侵蚀产沙强度很大,其后产沙强度由强变弱,呈显著降低趋势,淤地坝内沉积泥沙的70%来源于沟间地;微小流域与较大流域在泥沙来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运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两个品种水稻(4007和武运粳15)干物质积累量与其对15N吸收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N 150 kg/hm2时, 两个品种水稻子粒产量均不再显著增加。4007在4个施氮量下(N 100,150,200和 250 kg/hm2)分别比无氮区增产22.3%,36.9%,43.2%和38.1%;武运粳15分别增产10.6%,18.8%,27.1%和21.5%。同一施氮量下,4007子粒中15N累积量显著高于武运粳15,但茎叶和根中没有差异。增加施氮量降低了15N在水稻子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提高了茎叶中15N的分配比例。15N在根中的分配比例不受施氮量和品种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同一施氮量下,4007对肥料氮的总体利用率要比武运粳15高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4.
运用137Cs示踪技术探讨了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并分析了137Cs含量与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灌丛,耕作土的侵蚀强度多为中度和强度侵蚀,非耕作土则是微度和轻度侵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分布影响很大,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为草地>灌丛>菜田>水田>沟谷旱地>坡耕地;Pb与Ni含量为灌丛>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菜田>水田;Cr与Cu含量为灌丛>菜田>坡耕地>草地>沟谷旱地>水田;Zn含量为灌丛>菜田>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水田。对137Cs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在景观简单的小流域,可以利用137Cs含量和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45.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的REE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室内概化的坡沟系统模型,结合REE示踪技术,采用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的坡面侵蚀速率大于沟坡的侵蚀速率,即坡面侵蚀较沟坡侵蚀剧烈;在本研究设计的流量范围内存在一个临界流量Q=12 L/min,当冲刷流量小于该值时,起始侵蚀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冲刷流量大于该值时,起始侵蚀率随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流量下,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其侵蚀率呈波动变化趋势,陆续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流量的增大,La元素示踪带和Eu元素示踪带侵蚀率达到最大的时间越来越短。  相似文献   
46.
由于高海拔纬度地区积温较低,燕麦收获利用时可用多种方式贮藏,管理时应注重施有机肥、追肥和叶面肥。本文总结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砂砾薄土环境下饲用燕麦的种植技术规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干旱区滴灌葡萄氮素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鑫  刘洪光  林恩 《核农学报》2020,34(11):2551-2560
为研究水氮调控对干旱区滴灌葡萄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新疆鲜食葡萄弗雷为试验材料,利用15N 示踪技术,设置2种灌水处理(灌水量为4 950、5 400 m3·hm-2,分别记作W1、W2),3种施氮处理(施氮量为177、235、292 kg·hm-2,分别记作F1、F2、F3)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和15N丰度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在0~20 cm土层出现富集现象。各器官征调氮素能力随水氮投入加大极显著增强(P<0.01)。根系、茎秆、叶片器官的生物量随着吸氮量的增加极显著提高(P<0.01),而较高施氮量(F3)不利于果实器官生物量的积累。果树吸收的肥料氮量随水氮投入的加大逐渐增加,受水氮调控影响极显著(P<0.01),果树吸收的土壤氮量大于肥料氮量。W2F1的15N标记氮肥利用率和15N标记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38.36%和114.20 kg·kg-1,W2F2的产量最高,为20 253 kg·hm-2,但与W2F1差异不显著。表明水氮投入过多会引起茎秆和叶片器官徒长且不利于提高15N标记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灌水量5 400 m3·hm-2、施氮量177 kg·hm-2(W2F1)是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的可行水氮运筹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滴灌葡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世纪137”系福建省稻麦研究所以籼粳杂交材料复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1997年通过省区试。1999年春通过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根系发达,茎粗秆壮,株叶形结构好,生机旺盛,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好,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良特征性状,1996~1999年在南靖县及漳州市各县(区)试种,示范共4600hm2以上,显出较强的增产优势。1 示范产量表现“世纪137”于1996年参加省晚季区试结果:单产比对照汕优桂32增产871%,1997年继续省区试结果:单产比汕优…  相似文献   
50.
[目的]鉴定评价毛葡萄品种野酿2号的芽变株系Y137,为两性花毛葡萄优良新品种(系)提供亲本材料.[方法]对野酿2号芽变株系Y137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及测定,以野酿2号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芽变株系Y137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芽变株系Y137在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与野酿2号存在明显差异:芽变株系Y137幼果为圆形,野酿2号幼果为椭圆形;芽变株系Y137成熟期比野酿2号提早7~10 d;芽变株系Y137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野酿2号提高66.40%和90.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野酿2号提高15.5%.筛选出的9条引物共扩增出57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条,多态性比例为12.28%,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2,说明芽变株系Y137与野酿2号的基因组DNA存在差异,但遗传背景相似度较高.[结论]芽变株系Y137部分果实品质指标优于野酿2号,初步判定其为野酿2号的优良芽变,可作为毛葡萄新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