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140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的孕酮含量变化。其中次级卵黄发生早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最高,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孕酮含量次之,次级卵黄发生中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显著降低,产后期卵巢检测不出孕酮含量,表明随着卵巢的成熟和产卵,卵巢中的孕酮含量逐渐下降,推测孕酮与卵黄发生的启动有关,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颚器中均未能测到孕酮。  相似文献   
762.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该研究以不同环境因子饲养和胁迫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初步探讨其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表明,水体中钙(Ca2+)质量浓度为30 mg·L^?1、镁(Mg^2+)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体中pH为9.23,或者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 mg·L^?1时,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为21时的蜕壳死亡率最高(P<0.05)。环境因子等诸多因素是造成克氏原螯虾蜕壳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蜕壳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需采取预防对策方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63.
复方中草药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脱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质量分数为1%,2%和4%)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和脱壳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复方中草药后,虾的脱壳周期缩短,脱壳死亡率和非脱壳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但各中草药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剂量的复方中草药添加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虾的脱壳数、成功脱壳数、硬壳虾重和软壳虾重,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2%组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组高出71.1%、103.2%、20.3%、10.0%。回归分析表明,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时的中草药添加质量分数为2.74%。试验表明克氏螯虾饲料中复方中草药水平以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6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淡紫拟青霉菌剂、杀线虫剂和日晒消毒土壤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能有效地抑制烟草根结线虫的发生并促进植株生长.施用菌剂的植株病情指数比对照下降34%,根部和地上部植株鲜重、叶长和株高均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65.
海岸带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抗风力强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与湿地松进行混交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观测表明:混交方式以带状混交效果最好,其立木蓄积量分别超过木麻黄、湿地松纯林的13.4%和89.8%;林分结构比较稳定;带状造林时,木麻黄带在前,湿地松带在后而形成一道道防风屏障。  相似文献   
766.
福寿螺和克氏原螯虾摄食水花生和水浮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福寿螺和克氏原螯虾对水花生和水浮莲的摄食情况.结果表明,每只体重1.06±0.09g福寿螺对水花生和水浮莲的摄食率分别为17.37±0.73%、22.30±0.84%;每只体重3.52±0.07g的摄食率分别为13.66±0.79%及13.84±0.67%.雌、雄克氏原螯虾对水花生的摄食率分别为1.28±0.04%和0.74±0.03%;对水浮莲的摄食率分别为2.10±0.04%和1.93±0.05%.  相似文献   
767.
为了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饲料感知的最大空间距离,在稻田养殖环境条件下,利用特定设计的试验设施,研究其对配合饲料的感知能力,以期为合理确定养殖水体投饵点数量和空间布局、增加饲料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对配合饲料感知的最大间隔距离估算为12 m;在食物间隔距离3 m和6 m捕获的雌虾与雄虾数量无显著性差异(χ2>1.19,df=1,P>0.270),表明雌性与雄性对配合饲料的感知能力没有显著差异。食物感知-搜索时间与食物间隔距离呈正相关,在食物间隔距离为3 m、6 m、9 m、12 m时,食物感知-搜索的最短时间分别为(1.8±0.5) min、(5.0±1.1) min、(11.4±1.7) min、(25.2±2.4) min,最长时间分别为(3.4±0.9) h、(7.3±0.6) h、(9.0±0.8) h、(10.0±1.3) h。当食物间隔距离为3 m和12 m时,受到配合饲料刺激后分别有(68.3±1.6)%和(36.3±1.9)%的克氏原螯虾能在3 h内到达食物源。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对配...  相似文献   
768.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克氏原螯虾生物钟核心基因之一的周期循环蛋白(CYC)基因(命名为PcCyc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取雄性克氏原螯虾(体长9~11 cm)在全光谱日光灯不同光周期下(12L:12D、0L:24D和0L:72D)培养结束后,于7:00、11:00、15:00、19:00、23:00、翌日0...  相似文献   
769.
从成熟的克氏原螯虾卵巢中提取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卵黄蛋白原受体c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506 bp,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短沟对虾、罗氏沼虾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 R)c DNA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卵巢和肝胰腺两个组织中卵黄蛋白原受体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卵巢是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表达的主要部位,而肝胰腺只能检测到少量表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在卵巢的卵原细胞增殖期相对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成熟期达到最低值,恢复期开始回升。结合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质量的变化计算表达总量,结果发现,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的表达总量在卵原细胞增殖期为最低,随后持续升高并至成熟期达到峰值,恢复期急剧下降,但仍略高于卵原细胞增殖期的表达量。此外,运用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比较了克氏原螯虾Vg R m RNA与其他物种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770.
[目的]为了了解湖北省克氏原螯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5月—2017年7月对湖北省几个养殖地区采集的741个克氏原螯虾样品进行了WSSV的PCR检测,并选取了49个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等主要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和洪湖市新堤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65%以上;鄂州市、随州市以及洪湖市螺山镇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40%左右。测序结果发现,有部分样品中WSSV的保守序列发生碱基A/T的突变。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碱基A/T突变的WSSV与17个已公布的WSSV地区亚种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而未发生A/T碱基突变的WSSV与澳大利亚株(MF161441)、孟加拉株(KJ719075)亲缘关系更近。[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WSSV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