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5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37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猪业》2012,(3):18-18
本刊辑:据新华网2012年3月15日报道,13日早晨,一架来自美国芝加哥的波音747货机缓缓降落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湖南湘潭生猪养殖企业引进的1034头美国杜洛克、长白和大白原种猪顺利抵达。  相似文献   
32.
以月见草种子、被孢霉菌丝体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水分、粉碎度、粉碎方式)在不同萃取压力下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脂得率的影响;确定粉碎度、粉碎方式、水分与油脂萃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用野生植物生产蚊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料配方1.艾蒿类。如野艾、细叶艾、青蒿、黄花蒿、牡蒿艾等,占1%-2%。2.紫背浮萍。又称紫萍,常见于池塘、湖泊或稻田水面,比例为3%-4%。  相似文献   
34.
一、月见草的形态特征月见草,别名山芝麻、夜来香,柳叶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左右,第二年进行营养生长,根粗状,肉质,丛生莲座状叶,伏地生长,叶长柄,叶片倒披针形,密生白色状毛;第二年抽出花茎,圆柱形,粗壮,单一或上部梢分枝,疏生白色长硬毛,下部茎生叶有柄,长0.5—2厘米,上部无柄,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面生细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花瓣4朵,黄色,平展,倒卵状三角形,长约2厘米,先端微凹缺;雄蕊8,不超出花冠;  相似文献   
35.
系统的研究了3—吲哚丁酸,1—萘乙酸,ABT生根粉及核能素对黄花落叶松移植后根系再生效果的影响。裸根黄花落叶松施用核能素和ABT生根粉的植株细根(吸收根)长势最好,施用核能素和3-吲哚丁酸的植株次之,施用核能素和1-萘乙酸的植株长势最差;带土坨黄花落叶施用核能素和ABT生根粉的植株细根(吸收根)长势最好,施用核能素和3-吲哚丁酸的植株次之,施用核能素和1-萘乙酸的植株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36.
黄花蒿的开发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花蒿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一种野生植物,虽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对黄花蒿的形态特征、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对其在中草药资源、长效无公害天然绿色农药资源、荒山荒地先锋绿化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所独具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1,8-cineole)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为延长兰州百合贮存期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兰州百合、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为材料,以病原细菌摩加夫芽孢杆菌(B-6)和病原真菌李氏木霉(F-2)、篮状菌(F-3)和镰刀菌(F-6)为靶标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采用熏蒸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含有病原细菌悬浮液和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兰州百合,筛选最佳的防治浓度;测定兰州百合自由基清除率,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可溶性总糖和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抑菌结果显示, 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病原细菌B-6的MIC值均为1.25 mL/L,MBC值分别为1.25和5.00 mL/L;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作用, 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F-2、F-3、F-6的EC50分别为0.314,0.336,0.357 mL/L和0.280,0.289,0.420 mL/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病原细菌细胞菌体完整,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细菌单个菌体不完整,大量菌体堆积,内容物渗出;对照组病原真菌菌丝为均匀而规则的管状,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菌丝表面出现大量褶皱、断裂及扭曲。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接种病原菌后的兰州百合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均能抑制兰州百合自身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降低兰州百合的褐变率,减少MDA积累,增加SOD活性,抑制POD和PPO活性。【结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对兰州百合的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  相似文献   
38.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黄花补血草醇提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实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黄花补血草醇提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结果黄花补血草醇提物最大剂量一次性给8 g/kg,1周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并测得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值为15 g/kg(〉10 g/kg)。结果提示,黄花补血草醇提物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为黄花补血草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供安全的实验数据,并进一步了解了黄花补血草的生物学活性,为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制药业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探讨施肥对黄花蒿抗疟相关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和提高黄花蒿产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施肥处理,于黄花蒿现蕾期分别采样测定根、茎、叶中的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总黄酮含量及累积量,分析各器官乙醇提取液对DPPH· 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黄花蒿生长,单株生物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57.4%(无机肥)、91.6%(有机肥)和92.3%(有机无机配施)。在黄花蒿体内,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总黄酮的含量和累积量高低趋势均表现为:叶>茎>根,说明叶片是这些物质合成和储存的主要器官。此外,叶片的抗氧化活性(DPPH· 清除率)也最高,显著高于根系和茎,并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PPH· 清除率总体为不施肥处理最高,施肥后不同程度降低,施肥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的含量和累积量(产量)及总黄酮的产量,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和有机肥处理总体优于无机肥。说明在集约化种植黄花蒿的过程中,提倡施用有机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抗运动性疲劳和抗应激作用。[方法]采用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作为试验对象,设立黄花倒水莲低(5 g/kg)、中(10 g/kg)、高(20 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适应性饲养7 d后,每天固定时间内用黄花倒水莲水煎液给各剂量组小鼠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分别对小鼠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耐低温试验以及耐高温试验,并统计各试验中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结果]黄花倒水莲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在负重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耐低温试验、耐高温试验中的存活时间(P〈0.01);且随着黄花倒水莲水煎液浓度的增大,小鼠的存活时间也相对延长,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黄花倒水莲具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和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