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70篇
农学   406篇
基础科学   36篇
  45篇
综合类   1871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241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为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在LPS(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chicken embryonic fibroblast cell line,DF-1)炎症模型中对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e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炎症信号通路NF-κBp65和p38MAPK的调节机制。将DF-1细胞分为对照组(C)、LPS组(L)、APS组(A)以及APS+LPS组(A+L),分别在LPS刺激后6,12,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IL-1β、TNF-α、NF-κBp65、p38MAPK和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LPS终质量浓度为2 mg/L时可诱导DF-1细胞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而APS终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为本试验最佳抗炎浓度。与对照组相比,APS组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在6~72 h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APS+LPS组SOCS3 mRNA表达在6~72 h均显著升高(P<0.05),NF-κBp65、IL-1β和TNF-αmRNA表达在6~72 h均显著降低(P<0.05),而p38MAPK变化不显著(P>0.05)。在DF-1细胞中,APS单独处理可以促进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而增强免疫;APS和LPS共处理时,APS通过抑制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高表达的SOCS3对NF-κBp65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地提取物对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选用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饲喂基础日粮,于14日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每组分别给予以下处理:生地提取物添加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g/L生地提取物;黄芪多糖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mL/L黄芪多糖;免疫不给药组(Ⅴ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并饲喂基础日粮,空白组(Ⅵ组),不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只饲喂基础日粮。药物添加期为7d,对鸡群在14、21、28、35、42、49、56日龄进行心脏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溶菌酶以及IFN-α、TNF-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7周采样周期内,与空白组相比,黄芪多糖和生地提取物的添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雏鸡白细胞的增殖,提高溶菌酶和IFN-α、TNF-α的含量(P0.05)。其中,中药添加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较空白组(Ⅵ组)的白细胞数目有显著增加(P0.05),而中剂量组(Ⅱ组)与黄芪组(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35日龄时中剂量组和黄芪组较高、低剂量组(Ⅰ组)能显著增加雏鸡溶菌酶和TNF-α的含量(P0.05),14日龄~28日龄,生地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黄芪组的IFN-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Ⅵ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地提取物具有增强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建议生地提取物在雏鸡日粮中的添加剂量以2g/L为宜。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温度对变异黄芪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对采集于内蒙古腾格里变异黄芪的茎、叶和花,运用表面消毒法和尖端菌丝挑取法将组织块分别置于20℃、28℃和室温(变温)条件下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纯化,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种属鉴定,并计算多样性指数。504块组织块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410株,分属于10科15属23种,不同温度下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有所不同,Undifilum oxytropis为优势菌属,且在20℃时优势更为显著。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香农-维纳指数(H)为1.85,辛普森指数(D)为0.269,均匀度指数(E)为0.59,不同温度下多样性指数不同,28℃培养香农-维纳指数最高,20℃培养辛普森指数最大。结果表明,温度对内生真菌分离率有一定影响,对Undifilum oxytropis分离率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影响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4.
为了实现免疫增强功能优化,将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和辛伐他汀进行复配,并进一步制备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2种复配油乳佐剂。与灭活H9N2禽流感疫苗联用,颈部皮下接种10日龄海兰褐蛋公鸡,并于二免后定期检测多项免疫指标。结果:通过均质乳化法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制备出稳定的复配油乳佐剂,且水包油型流动性更佳;接种水包油型灭活H9N2油乳佐剂疫苗后,与对照组相比,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得到极显著提升,血清IgG抗体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免疫脏器指数显著升高(P<0.05)。综上,黄芪多糖复配辛伐他汀的免疫佐剂能从多方面提升蛋鸡免疫功能,且水包油型的油乳佐剂效果优于油包水型的油乳佐剂。  相似文献   
85.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育肥猪肌肉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选取体重(85.33±1.4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黄芪多糖(0.05%APS组)、0.10%黄芪多糖(0.10%APS组)、0.15%黄芪多糖(0.15%APS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5%APS组猪肉中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7.73%、7.16%、12.18%(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APS组降低了猪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SFA/TFA)值,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UFA/TFA)、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MUFA/T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UFA/TFA)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0.15%APS组醇类、酯类和酰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提高了32.35%(P>0.05)、11.94%(P>0.05)和152.04%(P<0.05),0.05%APS组醛类化合物提...  相似文献   
86.
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17%多·克·酮小麦种衣剂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及田间防治甘肃省小麦主要病害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7%多·克·酮种衣剂安全的药种比为1:50,在此包衣比例下,不仅可提高出苗率,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增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早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可达76.2%、小麦白粉病可达77.0%,对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效可达到82.1%,冬麦区小麦产量提高6.8%,春麦区小麦产量提高10.9%。  相似文献   
87.
刘刚   《农药市场信息》2006,(13):4-5,30
种衣剂产品在我国登记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截止到2005年,在农业部获准登记并在登记有效期内的种衣剂产品共有299个之多。现就我国种衣剂产品登记应用现状综述如下,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和展望。一、种衣剂产品登记应用现状1.产  相似文献   
88.
早稻种子包衣效应研究及种衣剂型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排9种种衣剂6个试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包衣种子种子发芽率普遍提高,包衣后早稻秧苗素质普遍提高,成秧率提高,苗期病虫害减轻,促进了大田产量的提高;以产量为主要考察性状,综合包衣种子发芽率、秧苗素质、成秧率、苗期抗性表现,认为ZSB、科农16号、优富8号三种种衣剂包衣效果最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应用糯玉米淀粉生产玉米种子种衣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钟  汪红 《种子》2002,17(6):55-56
本研究选用糯玉米淀粉、糯玉米交联淀粉、普通玉米交联淀粉及CMC作为玉米种衣剂的成膜剂,与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和部分辅助成分按比例混合制成种衣剂,并对包衣种子进行了包衣效果的判定。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选用糯玉米淀粉包衣的种子效果最好,完全可以用来作种衣剂的成膜剂。  相似文献   
90.
45%武将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由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其中由镰刀菌、丝核菌等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最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为在玉米幼苗3~5叶期,叶片变黄或出现褐色斑,同时根系也出现褐色斑或胚根变褐腐烂,品种间发病有差异。此类病害的初侵染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其发病条件主要是春季连续阴雨低温,从而延长了幼苗的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几率。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由于早春气温变化大,加上近几年雨水偏多和种子异地频繁调运,玉米苗期病害从无到有,个别年份发生普遍,缺苗毁种现象严重。“武将”是由美国科聚亚公司研制开发的针对玉米苗期真菌性病害的种衣剂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有高活性的克菌丹(CAPTAN),为了验证其防治效果,我们于2005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开展了“武将”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