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1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8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91.
小麦籽粒贮藏物质对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小麦籽粒贮藏物质中HMW-GS、LMW-GS、麦醇蛋白及淀粉组成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探讨了各组分的遗传基础及在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的作用。HMW-GS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烘烤品质影响方面,其重要亚基及基因行为研究得比较清楚,正在育种中加以应用;LMW-GS的研究难点主要是分辨率低,被初步分为A,B,C3组,其在麦谷蛋白中的含量远高于HMW-GS,现正在研究新的分离技术,并初步研究了各组LMW-GS对品质的影响,麦醇蛋白在组成上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普通小麦中一共鉴定了111个等位基因,麦醇蛋白是含量最多的储藏蛋白,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与HMW-GS、LMW-GS的组成、比例及相互作用有关,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淀粉的糊化特性对面粉制成品的外观和食用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小麦品种胚乳淀粉性状的改良及其对品质的影响机理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2.
采用SDS-PAGE技术对引进的6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评分方法计算其Glu-1位点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Glu-1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14种亚基和27种亚基组合类型;品质评分为4~10分,平均为7.1分。在62份小麦种质资源中,有23个含有5 10优质亚基,出现频率为37.1%,28个含1亚基,8个含2^*亚基,9个含14 15亚基,4个含5 12优质新亚基,其优异种质资源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93.
17 18亚基对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烘烤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方法(5次)将17 18亚基转移到了黑龙江省主栽小麦品种克旱9、克丰3和龙麦20之中。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7 8或7 9亚基类型与其相应的17 18亚基类型相比,其Zeleny沉降值与干面筋比值除龙麦20略高外,其它品种均有较大程度下降。3个品种的17 18亚基类型的面团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阻力与7 8或7 9亚基类型相比均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94.
本试验以具有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分别受IB和ID染色体控制)的四种组合类型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稀、密两种种植条件下的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沉降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密植对具有7+9、5+10谱带材料的稳定时间影响最大,7+8、2+12、7+8、5+10谱带的材料次之,7+9、2+12谱带材料最小。密植可以使一些材料稳定时间增加,尤以具有7+9、5+10和7+8、2+12谱带两类材料为甚;2)密植条件下沉降值呈下降趋势,具有7+8谱带两类材料下降幅度较大;3)密度变化对具有1B、1D染色体上不同谱带组合类型材料面筋质和量的影响方式不同;4)稳定时间与沉降值的相关显著性与SDS—PAGE谱带类型有关。这些结论对优质麦选育和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小麦耐盐突变体生化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两个普通小麦耐盐突变体 890 1 17和 974 915及其各自的亲本为材料 ,依据前人的工作选择第一、三、四、六同源群染色体上的生化标记进行了耐盐突变体突变位点的定位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GS)SDS PAGE ,EST 5、β Amy 1、α Amy 1等电聚焦 (IEF)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974 915与其父母本在HMW GS、βAmy 1谱带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带型 ;890 1 17与其亲本冀麦 2 4在α Amy 1谱带上表现两条与耐盐性有密切关系的差异带。两个突变体与其相应亲本在EST 5上均未表现出差异。由此可见 ,突变体 974 915的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第一、四同源群上 ,而 890 1 17的突变位点则主要发生在第六同源群上。该结果为RFLP定位耐盐基因时选择合适的探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小麦Glu-D3和Glu-B3位点LMW-GS基因特异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已知LMW-G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PCR引物1~7;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阿勃二体、1A、1B和1D缺体,四倍体小麦及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节节麦的基因组DNA为模版,在优化的PCR体系下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引物验证。结果表明:引物3和引物4为小麦谷蛋白Glu-D  相似文献   
97.
以P7和郑州9023远缘杂交F2代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molecular-weight subunits of glutenin)组成。结果表明在Glu-A1,Glu-B1和Glu-D1三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2,5和2种亚基类型,3位点结合共出现10种组合类型。其中,在Glu-A1位点上出现了1和N亚基,1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为37.5%;在Glu-B1位点上,7 8优质亚基和7 9亚基出现频率最高(均为31.3%);Glu-D1位点上出现了2 12亚基和被世界公认的优质亚基5 10,其中,5 10亚基出现频率高达68.8%。杂交后代中品质评分高达8分及以上的株系占3/8。  相似文献   
98.
99.
本试验对来自拟斯卑尔脱山羊草(Triticum tauschii)的一个异常小的y型高分子量(ItMW)麦谷蛋白亚基基因进行了排序。在Clu—D'1位点上编码的这个基因被称为12.4,是至今在小麦属物种中描述过的最小的HMW麦谷蛋白亚基基因。为了扩增该基囚的编码区域和中心重复区域,本试验根据已公布的HMW麦谷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寡核苷酸引物;该基因的编码区域和中心重复区域分别产生了1.4和0.85kb断片。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排序。  相似文献   
100.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麦50为母本,Gabo为父本组合杂交,研究了其F2子粒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规律,亚基和亚基组合与蛋白质含量及Zeleny沉降值的关系。结果表明:Glu-B1b与Glu-Bli、Glu-D1d与Glu-D1c的遗传符合一对相对基因的分离规律;蛋白质含量与亚基组合相关不显著;所研究的亚基中5+10亚基对沉降值的贡献大于4+12亚基,7+8亚基对沉降值的贡献大于17+18亚基,5+10亚基对沉降值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