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细叶粉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万群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67-67,57
将茎尖接种于MS 6-BA0.2mg/L NAA0.01 mg/L的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将无菌苗接种于培养基MS 6-BA1.2mg/L NAA0.2mg/L或MS 6-BA0.5mg/L NAA0.5mg/L上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块接种于MS 6-BA0.2mg/L NAA0.3mg/L培养基上壮苗,将丛生小苗接种于MS NAA0.5mg/L培养基上生根,得到大量的整齐一致的细叶粉葛种苗。  相似文献   
162.
粉葛,又名葛根,为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蔓生植物。该文从选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贮藏几方面介绍了粉葛栽培的关键技术,希望能促进农户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63.
黄梅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57-159
[目的]建立合水粉葛中氟虫腈、甲拌磷和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9种)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改良Qu ECh ERS方法,使用电子喷雾离子源(ESI)和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结果]9种农药在10~200μg/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为81.7%~119.4%,最低检测限为0.38~5.88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4.5%~12.4%。[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合水粉葛中9种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4.
本文通过对合水粉葛病害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共鉴定出5种真菌病害:粉葛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sp.)、粉葛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粉葛锈病(Synchytrium sp.)、粉葛白绢病(Sel-erotium rolfsii)、粉葛枯萎病(Fusar...  相似文献   
165.
为探明赤红壤区粉葛生长发育中氮、磷、钾及干物质吸收积累的规律,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粉葛关键生育期各器官的养分吸收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粉葛氮、磷、钾积累量均在块根形成至膨大阶段增幅最大,积累曲线呈近似“S型”,其吸收能力为钾>氮>磷。不同施氮水平下,块根含氮量在苗期和块根膨大期的氮肥调控效应较为明显,茎氮含量虽比对照显著提高,但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生育期氮含量表现为叶>块根、茎,成熟期减量施氮(N1)处理的氮素积累量最大,为19.91 g/株。不同施磷水平下,块根形成及膨大期的块根磷含量、块根形成期的茎磷含量、成熟期的叶磷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其他生育期的磷肥调控效应不明显,块根膨大期正常施磷(P2)处理的磷素积累达到了最高峰,为2.04 g/株。不同施钾水平下,块根形成以后K2、K1处理提高各器官含钾量的幅度要大于K3、K0处理,K3处理甚至降低了成熟期块根含钾量,钾积累量表现为K2>K1>K0>K3>CK处理,成熟期各处理钾积累存在较大差异。从苗期到成熟期,块根干物质的量不断上升,而地上部分干物质的量表现先上后...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寻求粉葛生长发育的蛋白调控机制。[方法]以高淀粉型赣葛1号(鲜葛根含淀粉20%,干葛根含淀粉35%)和低淀粉型赣葛2号(鲜葛根含淀粉14%,干葛根含淀粉25%)为材料,采用基于全扫描数据非依赖性采集高分辨率色谱-质谱(DIA LC-MS)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差异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KEGG通路和KOG分析。[结果]2个不同粉葛叶片中有178个蛋白(101个上调和77个下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涉及分子功能,但|log2(FC)|>5.0的差异蛋白仅占11.2%。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催化活性、水解酶活性、细胞部分、细胞内部分、细胞质部分和细胞内细胞器类别。KEEG富集代谢途径集中在苯丙氨酸生物合成、植物体内的MAPK信号通路、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KO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功能主要归为核苷酸转运和代谢、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能量产生和转换、信号转导以及翻译后蛋白修饰、周转和伴侣机制。差异程度极大的蛋白依次为上调的类LHCⅡ型1叶绿素a-b结合蛋白、kunitz家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前体、...  相似文献   
167.
以安徽葛根主产区收集的6种样品(太湖野葛、岳西野葛、金寨野葛、宣城野葛、六安粉葛、亳州葛根)为试材,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野葛、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样品前处理采用30%乙醇超声波提取,采用Phenomenex Column luna C18(2)100A(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0 nm。标准品在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3、0.999 4、0.999 4、0.997 8、0.997 4、0.998 6,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62 7、0.453 4、0.283 0、0.234 0、0.256 0、0.261 0μg/m 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5%、99.3%、104.2%、98.6%、97.1%、104.5%。安徽产区的野葛与粉葛中葛根素等6种异黄酮含量差别显著。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野葛、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6种异黄酮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8.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个处理,研究单施含硒有机肥(C1)、单施叶面硒肥(C2)、混合施用含硒有机肥和叶面硒肥(C3)施硒方式对粉葛产量、品质及不同器官中硒的吸收转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含硒有机肥处理下粉葛各器官硒含量无显著提高,单施叶面硒肥处理块根硒含量比单施含硒有机肥处理提高了71.0%,而混合施用含硒有机肥和叶面硒肥处理下块根硒含量比单施含硒有机肥处理提高了110.1%。C2处理下叶/块根转运系数比C1处理提高了902.9%,说明大量的硒由叶片转运到了块根中。C2、C3处理的粉葛块根产量和硒积累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和C1处理。C1、C2、C3处理均能提高粉葛的葛根素含量,但各施硒方式处理间的结果差异不显著。综上,对粉葛这种藤本植物而言,单施叶面硒肥对提高粉葛的产量、品质及硒积累量总体效果要好于含硒有机肥,叶面调控方式能够将更多的硒转运粉葛的地下部分,而混合施用含硒有机肥和叶面硒肥则能更好的促进粉葛块根中硒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169.
广州地区粉葛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葛别名粉葛,为豆科缠绕性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栽培较多。粉葛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块根为食用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清除体内垃圾等功效。其在生长过程中很少发生病虫害,故很少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