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9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32篇
水产渔业   734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按照正交设计L9(3^4)在含粗蛋白46.1%、能量13.80MJ/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500、750、1000U/kg,小肽0.2%、0.3%、0.4%和中草药制剂0.05%、0.10%、0.15%并制成9种不同饲料,以不添加为对照进行为期7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U/kg植酸酶、0.39/6小肽和0.1%中草药制剂的试验组,其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氮、磷排放减少。养殖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992.
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报道了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良好促生长效果。试验中所用基础饵料的成分为鱼粉、小麦粉、豆粉等。在对真鲷幼鱼的试验中,在体重增长方面,甲壳胺制剂增重效果明显,增重率高达28.03%,而在试验中应用的其他促生长增重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993.
福建纹胸zhao幼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洲斑潜蝇的幼鱼发育历经仔鱼前期、仔鱼期和稚鱼期3个阶段。在水温14.0℃~27.5℃的条件下,各阶段分别历时6天、6天和30天。3个阶段结束时,全长分别为6.2mm~7.0mm,7.8mm~8.6mm,15.0mm~17.0mm。幼鱼避光反应在出膜后2天、刚能自由运动时就已出现,同时开始集群,集群现象终生存在,成鱼有所减弱。幼鱼发育结束的标志是胸部吸着器形成。  相似文献   
994.
大菱鲆,又称多宝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以其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体态团圆,寓意美好,深受人们喜爱。大菱鲆性情温顺,生长迅速,对配合饲料适应性好,易于集约化养殖。目前,市售大菱鲆配合饲料中鱼粉和鱼油的使用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5.
2018年秋季,利用囊网内径网目为25、35、45、55 mm的坛子网在黄海海州湾渔场N 35°02.335′,E 119°24.842′附近海域进行了11网次试验。从Logistic选择性模型、坛子网不同网目对主要渔获物小黄鱼的选择性曲线、渔获物组成、幼鱼比例及选择性分析等方面,研究坛子网网囊的选择性。试验结果显示,坛子网九月主要渔获物为小黄鱼、带鱼和三疣梭子蟹;随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逃逸率及尾数逃逸率均迅速增加,网目尺寸为55 mm时其值均超过80%,且质量逃逸率及尾数逃逸率的值比较接近;渔获物组成中,小黄鱼、银鲳和三疣梭子蟹幼体比例非常高,基本全为幼体,带鱼幼鱼比例也超过70%;根据小黄鱼的可捕体长,获得坛子网针对小黄鱼的最适网囊网目尺寸,为(40.59±3.19)mm。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州湾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盐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盐度2、10、18、26、34共5个梯度对四指马鲅幼鱼(7.82± 0.43 g)生长及其鳃丝Na+/K+-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四指马鲅幼鱼的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盐度2组均最高,与盐度10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盐度18、26、3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34组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随盐度升高逐渐增大,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盐度34组的成活率为72.2%,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外(P<0.05),其他各盐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鳃丝Na+/K+-ATP酶也存在一定影响,经过3 d的盐度驯化后,实验第0天部分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显著差异,其中盐度 34 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 18、26 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实验开始后到第10天,盐度2、10、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所降低,此后,各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趋于稳定.经过30d的养殖发现,盐度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盐度2、10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略低于盐度18、26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鳃丝Na+/K+-ATP酶活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采用国标方法分析了温州市珊溪水库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等含量.研究表明4龄和6龄温州市珊溪水库鳙肌肉中(鲜样)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74±0.98)%和(78.84±1.16)%、(16.87...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20d)。养殖水温在8℃以下时,幼鱼基本不摄食,体重没有增长。12~16℃时,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养殖水温达到20℃时,其生长速度与16℃条件下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开始下降,达到24℃时,幼鱼生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与12℃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接近。在8℃之前,幼鱼胃、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力单位含量较低。随温度的增加,酶活力单位显著增加,其中胃中的消化酶活力增加最快。  相似文献   
999.
对胭脂鱼仔幼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生活习性进行了描述,探讨了胭脂鱼苗种的不同培育方法,其培育成活率为55.2%~97.4%;采用水蚯蚓、鳗鱼饵料、鱼虾蚌肉、动物肝脏及豆制品等多种饵料喂养胭脂鱼鱼种,其综合饵料系数为4.3~5.6,日均增长长度为0.87~1.01mm,日均增长体重为0.09~0.45g, 全长与全长/体高的关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汤河水库鲢鳙生长及其资源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汤河水库鲢鳙生长的研究,揭示了其生长的规律性,确定其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利用所得生长参数结合B-H模型,确定了汤河水库链、鳙资源的合理捕捞年龄,以及提高水库渔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