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618篇
农学   485篇
基础科学   414篇
  217篇
综合类   2614篇
农作物   203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956篇
园艺   628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不同杀菌剂拌种对芋头炭疽病及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泰兴香荷芋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杀菌剂拌种对芋头炭疽病及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拌种对芋头炭疽病和芋头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可有效提升芋头的商品性,产量也有所提升,增产幅度达27.5%。  相似文献   
92.
在云南省普洱市,短毛切梢小蠹[Tomicus brevipilosus(Eggers)]是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主要的蛀干害虫之一。本文报道了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市的生物学特性。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市1年发生1代,前后两代在冬春季有部分重叠。该虫1月上旬陆续开始羽化,3月下旬羽化结束。成虫羽化后即蛀食枝梢,直到11月开始转干繁殖。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没有越冬习性。蛀干期从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93.
光谱判断田间鲜烟叶成熟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便携式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 3测量烤烟成熟期烟叶的反射光谱,针对采收成熟度M2、M3,分析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测量位点、及同一位点不同测量时间的反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差异在不同测量位点主要体现在350~780 nm可见光波段和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在不同测量时间主要体现在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因此,利用光谱仪判断鲜烟叶成熟度,受测量位点的影响较大,而受测量时间的影响较小,但若测量烟叶生理生化组分、厚度和水分等内在指标,时间及天气状况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鲜切生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和褐变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以新鲜圆生菜为试材,经切分处理,置于4℃下贮藏,观测贮藏期间鲜切生菜外观品质、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经过切分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含水量逐步降低,失重率增大,后期腐烂明显;主要营养成分叶绿素、还原型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褐变度呈现上升趋势,组织中的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先升高后逐步下降;PPO活性在整个贮藏时期内呈现出下降趋势,POD活性在贮藏的后期迅速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切分损伤能够诱使PAL活性提高,并促进酶促褐变底物酚类物质的大量积累,通过PPO和POD协同作用,加剧褐变发生;鲜切生菜随贮藏时间延长,其综合品质下降,建议最佳食用期0~3d,货架期0~8d。  相似文献   
95.
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甘蔗种植机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盛  李明 《农机化研究》2017,(6):198-201
针对当前甘蔗种植机械化现状,优化机具设计,并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切种长度,预切甘蔗种,以便实现精密化、机械化的甘蔗种植。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支持下优化设计甘蔗种植设备,不仅可提升识别甘蔗茎节的正确率(提升80%),还可以提升甘蔗种植效益(提升20%),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甘的蔗种植机械化设备,可提升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甘蔗预切种正确率,提升甘蔗机械化种植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6.
朱敏 《南方农机》2017,(12):30-31
为了使发动机满足动力性的要求同时又符合环保要求,就要求设计者在发动机设计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文章以EQ462发动机为基础,曲轴偏移25mm,主要对正置式与偏置式的实际循环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7.
研究提出,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嫁接成活的1年生苗木在3-4月起苗后切除1/3根系,用0.067%浓度的甲基托布津药液消毒和用2号ABT生根粉0.1%直接喷在于根部后移栽,1 a后油茶苗苗高为36.5 cm,油茶苗分枝数为3枝,显著高于不切根的移栽苗。并且经切根移栽的油茶1年生苗木出圃率和造林成活率可达90%和98%。  相似文献   
98.
甜玉米、糯玉米是十分受欢迎的粮菜兼用作物。糯玉米籽粒不透明,无光泽,外观似蜡状,煮熟后非常具有黏性。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0倍左右,主要加工成甜玉米罐头或以鲜果穗上市,炒菜生食均可,以其食味甜美,消化率高,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将嗜热革节孢GH45家族内切葡聚糖酶EGⅠ中的底物结合位点精氨酸Arg7进行饱和突变,测定其性质、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期分析精氨酸Arg7的功能。结果表明,与原酶相比,突变酶R7A的K_m有所下降,R7P的k_(cat)显著性提高,但突变酶的k_(cat)/K_m均显著性降低。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突变酶R7C、R7P和R7V的则为40℃,其余突变酶的均为50℃。原酶于70℃下处理2 h具有61%的活性,相同处理条件下,突变酶R7F、R7H仍具有70%以上的活性,说明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R7A仅有20%的活性,剩余突变酶均有40%左右的活性。原酶的反应最适pH值为5. 0,而突变酶R7C的为6. 0,剩余突变酶的均为5. 0。本试验探究了精氨酸Arg7饱和突变后嗜热革节孢GH45家族内切葡聚糖酶的性质变化,可为GH45家族进一步的分子改造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从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施肥整地、种子处理、直播、穴盘育苗与定植、扣棚、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九个方面提出A级绿色食品鲜韭小拱棚秋延后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