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1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45篇
  34篇
综合类   242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9019篇
畜牧兽医   1158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87篇
  1986年   189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138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115篇
  1980年   120篇
  1979年   71篇
  1978年   60篇
  1976年   49篇
  1975年   53篇
  1974年   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鱼类暴发性疾病与池塘主要水化因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市水产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鱼产量由过去的1500~3000kg/hm2提高到现在的15000~22500kg/hm2,养殖品种也由过去的单一草、链、鲤鱼养殖发展为多品种混养,常规鱼类与名特优新品种混养;饲喂方式由打草投喂改为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然而在夺取养殖高产的同时,2004年却伴随着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发病鱼类主要是草、链、鲫鱼,其次是黄颡鱼、斑点叉尾鱼回。主要症状为体表、鳃盖、鳍条、内脏充血,其发病率、死亡率在我市冷水滩区城郊附近的一些池塘高达80%,属历史罕见,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在该病流行期间(5~8月),笔…  相似文献   
132.
现代生物技术对水产养殖业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水产养殖中越来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促进鱼体生长、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新的品种如生物传器、多色观赏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3.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在胶州湾口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文昌鱼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在的海域,文昌鱼分布较为密集,同时该海域还是多种鱼虾的产卵、索饵、育幼场和鱼类洄游通道,有多达100多种的鱼类.为建立青岛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青岛文昌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名“蛞蝓”,是生物进化系统中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  相似文献   
135.
长期以来.多数水产养殖工作者习惯以“无病即是健康”来理解养殖鱼类的健康状态。但未发病的鱼并不表明其必定是健康的。因为疾病的发生与否是与宿主、病因(病原)和环境条件三要素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存在与否或作用力的强弱变化,即可决定疾病是否能发生或导致疾病的终止。如养殖水体中不存在某些病原体。或者环境条件并不适合病原的孳生和繁衍,  相似文献   
136.
蚯蚓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生物之一,对人类贡献极大。在养殖业中,蚯蚓是龟、鳖类及鱼类等水产动物和众多畜禽天然的优质高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37.
鱼鳃霉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鱼的一种流行病。对渔业养殖造成不小威胁,本文就该病的防治做一论述,仅供参考。1病原体病原体为鳃霉。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表现两种不同类型。1.1寄生草鱼的鳃霉其菌丝体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不进人血管和软骨。菌丝体直径为20微米。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微米~9.6微米,略似血鳃霉。  相似文献   
138.
前沿科技     
我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由浙江海洋学院领衔,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破译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公布的第二个海水鱼类的基因组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石首科鱼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我国大黄鱼研究进入组学时代。大黄鱼免疫基因信息的充分解析,有助于发现与抗病力相  相似文献   
139.
我站结合鱼类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对养殖鱼类的病害种类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对病害鱼类的直接观察、诊治及走访渔民,对养殖鱼类的病害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对我县养殖鱼类病害的情况及防治提出一个初步看法,供水产从业者在渔业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0.
鱼体组织中蛋白质一般占干重的65%-75%。饲料蛋白质在鱼类肠道中水解成氨基酸后被吸收,用来合成新组织及组织蛋白更新。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则鱼类生长很快就会减慢或停止,体重下降(Lee等,2001)。同时,饲料中过量的蛋白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导致氨氮排放增加(Tibbetts等,2000),从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