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78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6469篇
林业   459篇
农学   9999篇
基础科学   3162篇
  2948篇
综合类   40229篇
农作物   6584篇
水产渔业   823篇
畜牧兽医   3867篇
园艺   2124篇
植物保护   2642篇
  2024年   428篇
  2023年   1214篇
  2022年   1257篇
  2021年   1321篇
  2020年   1358篇
  2019年   1492篇
  2018年   946篇
  2017年   1483篇
  2016年   1690篇
  2015年   1663篇
  2014年   3037篇
  2013年   3209篇
  2012年   3937篇
  2011年   4245篇
  2010年   3962篇
  2009年   4135篇
  2008年   3845篇
  2007年   3626篇
  2006年   3246篇
  2005年   2949篇
  2004年   2151篇
  2003年   1864篇
  2002年   1794篇
  2001年   1749篇
  2000年   1584篇
  1999年   1577篇
  1998年   1512篇
  1997年   1546篇
  1996年   1379篇
  1995年   1294篇
  1994年   1273篇
  1993年   1285篇
  1992年   1229篇
  1991年   1081篇
  1990年   923篇
  1989年   955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0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64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91.
小麦品系CH5383是源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的兼抗多种小麦病害的新种质。为明确其抗性来源和外源DNA片段的渗入位置,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CH5383进行分析,GISH分析未发现外源信号,FISH结果观察到CH5383的3BL染色体端部与对照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中国春相比有明显的重组信号,初步推断CH5383染色体3BL端部可能有中间偃麦草DNA片段插入。用135对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标记对CH5383、中国春和多个近缘物种进行扩增分析,发现位于3B染色体长臂端部的引物TNAC1383,能在CH5383和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大约1 300 bp的特异DNA产物。从而进一步证实,CH5383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小片段渗入系,携带抗条锈病基因的外源中间偃麦草DNA渗入片段位于3B染色体端部0.81-1.00区段。CH5383可以作为优异的小麦抗病育种新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92.
陈熙 《中国农资》2014,(13):16-16
<正>为进一步做好高产示范方创建工作,加快新型硝基双效肥的使用和推广,积极探索新产品以及新配套技术的增产潜力,近日,金正大公司联合河南、山东邮政分别在驻马店市与禹城市举办了"金大地硝基双效肥万亩高产示范方观摩会"。1000亩高产示范方中的小麦长势与对照田对比,小麦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多。据专家测算,如后期加强小麦管理,每亩增产15%不成问题。现场,金正大及邮政聘请的农艺师讲解了肥料技术及种田知识,引导农民做好后期田间管理,确保小麦丰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具有一个共同亲本的杂种F_1所表现出的育性差异进行了研究。【方法】观察了F_1的育性、减数分裂配对情况;采用SLAF-Seq-BSA(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and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对与育性有关系的基因进行关联分析;对不育F_1及其两个亲本的花药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不同播期下,正反交杂种F_1表现出稳定的不育特性,其自交结实率低于0.5%(国内法)。雄性不育的014-459/川麦55和可育的014-459/绵08-9杂种F_1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相似。SLAF分析将不育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联区域限定在2D染色体上的3个区域,转录组分析将亲本和F_1之间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确定出来,结合SLAF分析和转录组分析,找到了F_1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结论】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不是014-459和普通小麦的杂种F_1表现不育的原因。F_1不育是一种新的不育类型,初步确定与F_1表现出不育的关联基因是2D01G027900,GO注释号是0009753,其主要功能是对茉莉酸起响应。  相似文献   
994.
满红 《水禽世界》2014,(1):42-43
1谷实类饲料
  主要包括稻谷、碎米、玉米、小米、髙粱、小麦、大麦和燕麦等。这类饲料含淀粉和糖60%~70%,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这类饲料含蛋白质较少,钙、磷也不多。如单纯使用谷实饲料,则鸭生长不快,产蛋不多,既不经济,效果也不好。若用高梁喂,一定要粉碎,或者用水泡软或者待高梁发芽后再喂。稻谷的外壳很硬,一定要先磨成粉状再饲喂。在配制日粮时,这类饲料可占50%~60%。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10~30℃)持续14 d对肉鸡生产性能、糖代谢和禽类解偶联蛋白(av UCP)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88只,随机分到6个人工环境控制舱中,每个舱饲养6笼,每笼8只鸡作为1个重复。预试期7 d,温度22℃,相对湿度60%。28日龄时将各环境控制舱温度分别逐渐(1 h内)调到10、14、18、22、26和30℃,相对湿度60%,温湿度均保持恒定直至试验结束。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30℃组的体重(BW)显著低于14~26℃组(P<0.05);22~30℃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10~30℃组平均日增重(ADG)随温度升高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22℃时最高;料重比(F/G)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2℃时最低;平均日饮水量(ADWC)在10℃组最低。2)试验第14天,26℃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18℃组(P<0.05);肝糖原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2℃组肌糖原水平显著低于10、26和30℃组(P<0.05)。3)试验第14天,18、22℃组av UC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产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考虑,28~42日龄AA肉鸡的适宜养殖温度为22~26℃。  相似文献   
996.
许飞 《当代农业》2011,(3):16-16
刚刚进入2011年.小麦市场整体维持去年12月份形成的价格水平.多数产区收购市场继续高位横盘、目前贸易商挂牌报价集中在1.92-2.16元/公斤.面粉企业收购价格略高,较节前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现货价格仍稳中略降.较前期跌幅不超过每公斤0.04元。由于小麦长期受到政府的关注与调控.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中粮集团打造小麦产业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研究小麦产业链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发展规划;具体介绍了中粮集团打造小麦产业链,做强小麦产业链源头的举措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8.
肖军 《饲料广角》2011,(4):21-24
全球谷物市场在2011年春节期间的整体走势可谓异常火爆.从节后郑州强麦期货市场首日涨停的“飞天舞”.到国际市场上饲用和优质小麦、期货和现货小麦价格的“比翼双飞”组合.使得国内农户更倾向于挺价待涨。其主要利多题材来自于2010年全球范围内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999.
金山区小麦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几个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适合金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笔者进行了小麦品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扬麦11号"、"扬辐麦4号"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进行示范种植,"08-Y-1"表现尚可,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000.
太5902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育稳定高代品系"122/865-8"为母本、自育品系太原419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选育出矮秆大穗大粒、高收获指数的超高产小麦品种。一般产量6 500 kg/hm2,高产栽培产量可达9 000 kg/hm2,适合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和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