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47篇
  61篇
综合类   1539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859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61.
经过多年多点示范,总结出高山秋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即秋种马铃薯以选择排灌水方便的沙壤土或黄壤土为宜,忌与茄科作物连作;8月上中旬,采用单垄双行双三角形播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合理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2.
11月有立冬和小雪2个节气,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时至立冬,重庆市各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适宜于油菜田管以及生长期较短、春性较强的小麦播种。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时至小雪,高山地区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63.
花生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具有广泛土壤适应性的经济作物。在我国,花生的种植范围广泛,既有在平原地区种植,也可在山区丘陵及河滩洲地种植。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生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旺盛,花生种植效益日益明显,成为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用对比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山地区种植的花生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4.
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1],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栽培历史在2000 a以上[2],国外仅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3],其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4~6],是水生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65.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和苗床管理、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高山地区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蔬菜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6.
商洛高山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为了解决茄果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夏秋季供应不足的问题,降低夏秋蔬菜农药残留,提高蔬菜生产和食用安全性,增加中高山地区农民收入,我们在商洛市半高山(海拔800~1200米)和高山(海拔1200~1600米)的山地中,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7.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物理分级组分(≥0.02 mm),且粒径越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即主要以颗粒态有机碳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8%;在<0.02 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采用化学分级分离,这部分有机碳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碳2%,且主要以腐殖质(胡敏素)形式存在(占土壤总有机碳0.6%~0.8%),腐殖质占有机碳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上升,颗粒态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比例升高,胡敏素类腐殖质比例下降。因此,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有机碳,主要以不稳定有机碳(POC)形式存在,随着温度上升(海拔降低)将导致土壤矿质化和腐殖化加剧,有机碳总量下降,土壤不稳定性组分(物理分级组分)降低,土壤稳定性(腐殖化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68.
正所有初次邂逅这种花的人都会因它而发狂。夏秋之季,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把高山地带装扮得姹紫嫣红。在这些纷繁众多的美丽的高山花卉中,最能代表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和环境演变的,是有着"荒野丽人"之称的绿绒蒿。绿绒蒿属植物的花茎亭亭玉立,姿态优美,花冠硕大,薄如蝉翼,色彩艳丽,惹人瞩目,是青藏高原上最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花瓣具有黄、红、紫、粉、白等  相似文献   
69.
为筛选出耐贮藏茭白品种和最佳贮藏时间,以6个品种带壳新鲜茭白为试验材料,在(1±1)℃温度下进行贮藏,分析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茭白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含水量、表皮色泽等品质及外观商品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持续下降且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1~15 d期间,下降幅度为8.05%~32.06%,贮藏60 d时供试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在32.4~34.2mg·kg~(-1)之间;粗蛋白含量在贮藏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其中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和六安茭降幅在40.0%左右;贮藏期间各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浙茭3号在贮藏60d时纤维素含量比入贮时增加了127.58%;含水量在贮藏期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综上,贮藏30 d,各供试品种均能保持较好的商品性,但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贮藏45 d,浙茭6号、浙茭3号和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下降较明显;贮藏60 d,只有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70.
正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