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棉花生长中后期,雹灾发生较为突出,轻者造成棉花断头、破叶、棉铃脱落,重者造成棉花光秆甚至绝产绝收。总结多年经验得出,雹后棉花田间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遭受雹灾后 ,树势衰弱 ,抗逆性下降 ,除应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防虫治病外 ,应采取修剪的方法恢复树势。1 疏雹伤枝 雹伤严重、伤口多、前端折断、难以恢复的枝条应予疏除 ,选择临近壮枝或徒长枝做接班枝 ,并在其春梢饱满芽处短截 ,促发新枝 ,扩冠。破皮较重的部分果枝 ,  相似文献   
13.
新疆雹灾较为常见,严重时常造成作物毁田。笔者对2011年一二三团的雹灾棉田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保留田的棉花性状进行分析,为雹灾棉田改种还是保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26日13—15时,山东省栖霞市部分苹果产区突遭强冰雹袭击,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体系专家在调研雹灾情况时,深切感受到果农对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期盼之情。在栖霞市蛇窝泊镇辛家夼村和泥沟村,专家听到了果农们无奈的诉说:“今年俺家的苹果园受灾特别重,树上的幼果几乎全都被冰雹打了”,“俺家今年的苹果连本钱也赚不回来,赔本大了”,“还真不知道怎么办苹果保险哪”,“真后悔,没有办苹果保险”。  相似文献   
15.
2002—2003年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构建出一种“冬小麦||菠菜/棉花—大豆(或西瓜)”多熟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小麦复种和单作棉花受灾后补救的效益。平均年光能利用率达0.54%,比大田单作棉花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84.2%;且可利用日照时数、可利用太阳辐射量、可利用生理辐射量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71.6%以上;生长期利用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了71.3%。在棉田受到较严重的冰雹灾害情况下,年平均总产值18998.7元·hm2,不仅高于未受雹灾的单作棉田12.5%,比受灾单作棉田高145.9%,平均纯收入为7632.3元·hm2,虽然比未受灾单作棉田的纯收入低20.2%,但远远高于受雹灾的单作棉田以及受灾严重又复播玉米田的纯收入,平均增收8144元·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受冰雹侵袭的作物的生育期、生长量、产量等相关性状的调查,了解雹灾对经济作物的影响程度,为正确应对雹灾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雹灾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灾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9日晚,黑龙江省肇东市区及部分乡镇普降大雨并伴随冰雹,部分地块遭遇冰雹袭击。据各乡镇上报数字统计:共有407.33 hm~2农田受雹灾,其中玉米受灾面积213.33 hm~2,绝产面积33.33 hm~2,主要分布在宋站、宣化、太平、向阳4个乡镇6村屯,涉及204家农户。基于此论述了雹灾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灾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HJ-1A/1B CCD数据的雹灾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雹灾的突发性、灾后影响的显著空间异质性,雹灾监测与灾后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黑龙江甘南县典型雹灾为研究对象,利用HJ-1A/1B CCD等遥感影像与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雹灾遥感监测与评价研究。基于实测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灾害程度农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植被指数变化;利用2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调查,通过对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与评价,并结合另一个时相的数据做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灾害程度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差异显著;运用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是可行的,基于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差值图分级得到的不同雹灾程度范围与实际情况相符,而基于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图的分级结果则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根据雹灾遥感分级结果分析了雹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对雹灾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公正的定损、赔偿,配合市谷物协会农业保险,2006-2007年对冬小麦灾害损失及评估进行试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自然灾害中,影响较小的是干热风和冻害,2007年连续发生2次干热风,小麦烟农19、京9843、京9428、轮选9874个品种每667m2减产28.2~42.2kg,减产产值42.3~63.3元,减产最严重的是轮选987;早春的冻害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群体明显降低,667m2穗数减少,造成小麦减产13.3~69.4kg,减少产值20.0~104.1元;在灌浆期发生的雹灾,使冬小麦每667m2减产86.5~161.7kg,减少产值129.7~242.5元,雹灾发生早期对千粒重影响比较大,雹灾发生较晚,会砸掉麦穗籽粒,穗粒数减少;大风倒伏只是对千粒重影响比较大,造成冬小麦每667m2减产26.0~166.0kg,减少产值39.0~249.0元,最严重的处理是开花10d、倾斜角80°的处理,减产166.0kg。  相似文献   
20.
雹灾后棉花氮素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棉花--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蕾期遭受雹灾的情况下,施氮配合中耕的处理灾后3日开始吸收肥料氮,单纯施用氮肥处理灾后6日才开始吸收肥料氮。中耕处理的棉株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且吸收肥料的比率增加。中耕还明显提高籽棉和根系中肥料氮的分配率,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