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93篇
  免费   1441篇
  国内免费   2688篇
林业   7121篇
农学   9862篇
基础科学   17845篇
  3867篇
综合类   69239篇
农作物   6463篇
水产渔业   6072篇
畜牧兽医   54766篇
园艺   15348篇
植物保护   1939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744篇
  2022年   1748篇
  2021年   2105篇
  2020年   2300篇
  2019年   2937篇
  2018年   1016篇
  2017年   1888篇
  2016年   2627篇
  2015年   4366篇
  2014年   11188篇
  2013年   10033篇
  2012年   13997篇
  2011年   14603篇
  2010年   13513篇
  2009年   15148篇
  2008年   16149篇
  2007年   13387篇
  2006年   13741篇
  2005年   11450篇
  2004年   7902篇
  2003年   7016篇
  2002年   4529篇
  2001年   4155篇
  2000年   3030篇
  1999年   1708篇
  1998年   1496篇
  1997年   994篇
  1996年   963篇
  1995年   856篇
  1994年   760篇
  1993年   543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516篇
  1990年   581篇
  1989年   503篇
  1988年   252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203篇
  1985年   174篇
  1984年   139篇
  1983年   155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88篇
  1980年   85篇
  1978年   65篇
  1975年   77篇
  1974年   74篇
  1965年   87篇
  1957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畜牧与兽医》2017,(10):40-42
皆在探讨生长猪饲粮中用发酵花生粕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0头平均体重为(2961±3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花生粕。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81%(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6%(P005)、425%(P005)和600%(P005),但能量、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单一的豆粕调整为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后能改善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72.
《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是培养涉农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对《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如何满足新农业建设要求进行探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3.
不同施氮量下覆膜滴灌玉米相对根长密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施氮量对宁夏引黄灌区覆膜滴灌玉米根长密度(RLD)的影响,设置5个施氮水平和1个对照(CK,不施氮与不覆膜)进行试验,测定玉米RLD,建立不同施氮量下相对根长密度(NRLD)模型,并加以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的玉米RLD分布区域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大部分集中在0~20 cm土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RLD分布区域明显扩大; NRLD分布满足三阶多项式函数模型,模拟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951,模型检验结果R2为0.845,均方根误差(RMSE)为0.248,拟合效果好,但该多项式模型不能保证NRLD在相对取样深度Zr为1时达到0,故对玉米NRLD分布多项式模型进行优化。优化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各施氮处理RMSE不大于0.308,CK、N0、N1、N2、N3和N4处理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2、0.193、0.184、0.226、0.208和0.273,R2分别为0.903、0.953、0.920、0.944、0.962和0.898,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解决了NRLD在Zr=1时达到0的问题。本研究可为宁夏引黄灌区膜下滴灌玉米NRLD分布拟合、根系养分吸收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4.
邳州市农机部门依托大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项目,集成应用大蒜耕、种、收机械化装备及技术,初步形成一套大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5.
《饲料工业》2017,(10):26-30
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木薯酒精糟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0头初始体重约(26.35±0.43)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个处理组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和D组分别为发酵木薯酒精糟用量为2%、6%和15%的配合日粮组,E组则为用发酵木薯酒精糟直接替代6%基础日粮的混合日粮组。结果表明,B组和C组的日增重较A组分别提高了6.45%(P0.05)和4.84%(P0.05),各试验组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48%、9.06%、5.12%和0.39%。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酒精糟后有效改善了营养物质消化率,B组、C组、D组及E组干物质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62%(P0.05)、7.50%(P0.05)、4.75%(P0.05)和5.26%(P0.05);粗蛋白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43%(P0.05)、9.50%(P0.05)、9.61%(P0.05)和10.61%(P0.05);粗脂肪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66%(P0.05)、15.86%(P0.05)、12.98%(P0.05)和14.10%(P0.05);钙的消化率则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46%(P0.05)、6.50%(P0.05)、6.93%(P0.05)和10.60%(P0.05)。B组、C组、D组及E组较A组的养殖效益均有所提高,每千克饲料的增重成本分别降低了0.683、0.833、0.523元和0.238元,其中使用处理C组饲料的效益最好。本试验结果说明,生长猪日粮中发酵木薯酒精糟的适宜添加量为2%~6%,能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6.
为提高橡胶籽脱壳加工的脱壳率和降低其破碎率,本文结合橡胶籽物理特性,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理论进行关键部件工作参数试验与优化,重点研究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工作关键参数中滚筒转速、脱壳间隙、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对脱壳率、破碎率的影响规律,将脱壳率、破碎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双目标优化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当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关键部件在给定区间内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343.03 r/min,脱壳间隙12.35 mm,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15.5°,此时脱壳率和破碎率达到区间内最优解,其值分别为84.53%、12.95%。将优化参数修正后在实验室自制的橡胶籽脱壳试验机上多次重复验证试验,得出此时平均脱壳率为83.78%,破碎率为12.47%,说明此工作参数优化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该研究可为提高橡胶籽脱壳设备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通过选用兰州正大全价配合料和养鸡户的自配料,通过饲喂蛋鸡进行试验。试验期结束后对蛋鸡生产性能(死淘率、产蛋期高峰维持时间、料蛋比、产蛋量、淘鸡体重等)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饲料品质对蛋鸡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就如何选择蛋鸡饲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8.
以普鲁兰为成膜材料制备一种CO2敏感型指示标签,以食品包装中CO2含量作为监控指标,以甲基红和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与成膜材料普鲁兰多糖及甘油混合制得对CO2敏感的凝溶液,以滤纸为基材制备指示标签,并研究普鲁兰多糖浓度、甘油添加量、倒板量对指示标签变色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指示标签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指示标签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甲基红溶液与溴百里酚蓝溶液体积比为3∶2,质量浓度为5%的混合指示液中添加普鲁兰多糖7.5 g/100 mL、甘油2 g/100 mL,将6.5 mL溶液倒入铺有滤纸的平皿中,浸泡2 h并自然晾干12 h,可制得CO2气敏性指示标签,对其进行验证,色差值为18.21。该指示标签制备工艺简单,可重复操作,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