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21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受寒潮影响,2010年初渤海和北黄海出现了近40年同期最严重的冰情。针对莱州湾近岸海域发生的罕见大面积冰冻情况,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于1月19日和3月5日对冰冻现场和滩涂养殖贝类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冰冻前后水质及滩涂养殖贝类的损害情况,提出了冰冻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2.
李丹 《河北渔业》2019,(8):45-48
为了解葫芦岛近岸海域石油类对海水水质的影响,2018年对葫芦岛近岸海域开展海水石油类监测工作,结果表明:5月份打渔山产业园区到望海寺海域范围有轻度污染;8月份仅望海寺海域H08站位有轻度污染,其它海域均没有受到石油类污染。  相似文献   
63.
在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进行杉木造林试验,设置4种不同造林密度处理。通过对6年生杉木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为1667株/hm2的杉木生长状况良好,树高平均值6.3 m、冠幅平均值2.5m、胸径平均值为10.9 cm、单株材积达到0.0321 m3,各项调查指标都优于其他种植密度组合,该种植密度适合延平区一般立地条件杉木造林,有利于杉木的速生丰产培育。  相似文献   
64.
2008年4月采用Video Ray Pro Ⅲ XE水下机器人对招远市辛庄镇近岸-10m等深线内建设2年的人工鱼礁区和3处本底对照海域进行拍摄调查,研究人工鱼礁集聚经济生物资源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沙质本底海域,仅分布有少量的脉红螺,密度为0.097ind/m62;带有少量石块的沙质本底海域,无刺参分布,仅仅发现少量褶牡蛎和脉红螺,密度分别为0.14和O.30ind/m^2;自然岩礁本底海域,有少量的刺参、褶牡蛎和脉红螺分布,密度分别为O.28、35.33和0.36ind/m^2,同时还发现有许氏平劬、长蛸和日本好,密度分别为0.05、0.02和0.02ind/m^2。建设2年后的人工鱼礁区内经济生物资源数量明显提高,其中刺参和褶牡蛎增加最为明显,密度分别达到1.20和869.23ind/m^2;脉红螺也有明显增多,密度1.33ind/m^2。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域经济生物资源的集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根据2017年4月对黄骅市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分析该海域营养盐基本特征。结果显示,DO、COD全部符合一类标准,表明该海域水体中DO充足,不易出现缺氧现象,COD含量值比较低,表明该海域调查期间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机氮所有站位均超四类标准,该海域受到无机氮污染十分严重。采用有机污染指数和海水营养化指数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水环境质量状况,表明该海域水质开始受到污染,调查海域为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为闽北天然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12个林隙内外进行植被调查,将林隙分为50,50~100,100~150,150~200m~2共4个林隙大小等级,在林隙的中心区、近心区、林冠区、边缘区和非林隙区中设置4m×4m的样方,对乔木层、灌木层、灌草层3个不同林层进行调查,通过计算不同大小等级、不同林层梯度林隙内外物种的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生态优势度指数λ与均优多指数Z,结合方差分析研究物种多样性对林隙的响应及其变化规律。【结果】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不同林层中,林隙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且高于非林隙区。在不同大小的林隙空间内,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随着林隙由中心区向非林隙区的不同梯度变化,物种多样性由差异显著向差异不显著转变。【结论】闽北闽粤栲天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林隙内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差异不显著,林隙的形成有利于闽粤栲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更新,对现有闽北闽粤栲天然林的经营应以保护与自然恢复更新为主。  相似文献   
67.
丁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36-138
[目的]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闽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区域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结果]建立了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树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随着林龄的增加,器官及整株生物量逐渐增加,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同时构建了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并在林龄为25年左右达到稳定。[结论]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呈现可预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8.
木兰科植物是植物王国中的国宝。闽北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丰富,共6属17种,占福建省野生木兰科植物总数的85%,在调查分析这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种类、地理分布、主要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用途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9.
渤海是我国某些大型洄游经济鱼虾和各种地方性经济鱼虾蟹类产卵、繁育、育肥、索饵生长的场所.由于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渔业资源多年超强度开发,渤海的洄游性鱼虾类资源锐减,一些传统经济种类已经形不成渔汛,渤海地方性资源,如口虾蛄、鼓虾、长蛸、短蛸、尖尾虎鱼、梭子蟹等已成为主要的捕捞对象.底栖渔业生物的捕捞产量在渤海渔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渤海,除捕捞口虾蛄等少数几个品种采用刺网捕捞外,其他捕捞底栖渔业生物的网具主要是拖网类.  相似文献   
70.
根据2005-2010年南通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磷酸盐,部分站位出现无机氮超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变化基本稳定,部分污染物略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