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52篇
  免费   3795篇
  国内免费   5085篇
林业   10792篇
农学   7549篇
基础科学   8712篇
  9199篇
综合类   84912篇
农作物   5212篇
水产渔业   36022篇
畜牧兽医   41350篇
园艺   12849篇
植物保护   3135篇
  2024年   1013篇
  2023年   3445篇
  2022年   3917篇
  2021年   4541篇
  2020年   4615篇
  2019年   5660篇
  2018年   2414篇
  2017年   4700篇
  2016年   5513篇
  2015年   5814篇
  2014年   11939篇
  2013年   11411篇
  2012年   13984篇
  2011年   14217篇
  2010年   12261篇
  2009年   13115篇
  2008年   12948篇
  2007年   11196篇
  2006年   10023篇
  2005年   9759篇
  2004年   9424篇
  2003年   9209篇
  2002年   7552篇
  2001年   6214篇
  2000年   4218篇
  1999年   2616篇
  1998年   2412篇
  1997年   2163篇
  1996年   1872篇
  1995年   1624篇
  1994年   1618篇
  1993年   1212篇
  1992年   1106篇
  1991年   1078篇
  1990年   874篇
  1989年   854篇
  1988年   516篇
  1987年   417篇
  1986年   362篇
  1985年   264篇
  1984年   229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220篇
  1981年   151篇
  1980年   152篇
  1979年   102篇
  1978年   88篇
  1977年   104篇
  1975年   93篇
  1974年   1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任秀莲 《中国饲料》2021,1(1):153-153
由张利庠主编的《中国饲料经济与管理研究》对于开展中国饲料经济与管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全书共分为两本,两本书是姊妹篇,一本侧重于理论研究,一本侧重于案例实践研究,两者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发展。从中国饲料产业管理、中国饲料安全问题、中国饲料企业战略关键因素以及企业产业链整合研究等多个板块出发,从九个角度分别论述了中国饲料经营管理的新型特征,作为研究饲料业的相关教材,为饲料业的经营管理塑造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2.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53.
2021年,牛年开年大吉,鱼价顺风飞扬,养殖效益大幅提升,极大地增添了养殖户的信心,为水产养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原料疯涨,水产疾病危害增多、环保、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也影响着水产行业持续稳健发展。在机遇与困难的相互交织中,水产老将格力特谋划新征程,提出在5年内华中市场水产料销量达到30万t,其中特种水产料1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54.
2020年12月,在海棠湾近岸海域采集了浮游生物样品,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海棠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共9种,其中有害种4种,均为赤潮生物,分别为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渐尖鳍藻和倒卵形鳍藻是腹泻性贝毒种,微小原甲藻是蛤仔毒素种,海洋原甲藻则是常见赤潮种.  相似文献   
55.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覃瑶 《中国农垦》2021,(2):61-63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突袭,而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危机面前,广西桂垦牧业有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汇入战"疫"洪流,炼就"非瘟"防控坚强意志。作为生猪养殖国家队,桂垦牧业在关键时期冲得上、战而胜,交出生猪养殖国有企业战"疫"稳产保供的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57.
本报告基于对内蒙古发展乡村旅游问题进行调查,得到了相应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即调查内蒙古发展乡村旅游受访者的地址、当地旅游的主要形式、当地旅游的开发时间、政府对村民从事旅游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等情况。我们发现了内蒙古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即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政府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等,为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更好、更快的解决农村的劳动力的调配。  相似文献   
58.
严久民  臧欣 《猪业科学》2021,38(9):90-91
文章所述猪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属我国高寒地区。该猪场运用“种养结合”模式,将低碳环保养殖和绿色有机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将猪场产生的猪粪尿全部发酵成为有机肥,为农田提供肥料;农田产出无公害有机饲料再喂养猪只,实现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低碳环保则指猪舍冬天利用猪群自身余热取暖,替代锅炉,实现低能耗。与传统猪场相比,该猪场更加注重节约资源、节省人工。运用自动清粪模式代替水冲,避免大量污水产生;舍内废气经过净化处理排出舍外,避免氨氮废气等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9.
以郑州市沿黄河南岸6个区(县)1997、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借助ENVI、Frag-stats和ArcGIS软件,运用景观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对生态空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黄河南岸郑州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揭示了郑州市沿黄河6个区(县)景观格局变化对黄河生态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7~2019年郑州市的快速发展使沿黄河大面积区域从郊区变为城镇,耕地面积占比由49.2%下降至21.4%,建设用地占比由5.36%上升至28.52%,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相互之间转换频繁;(2)1997~2009年,研究区处于无序蔓延的城市扩张状态,2009~2019年研究区内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开始注重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建设;(3)研究区总体上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趋势,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空间分布不集中,连通性较差;(4)黄河南岸大堤外5000 m范围内生态空间被不断侵占,生境质量和连通性差.受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影响,近22年黄河南岸郑州段景观格局变化显著,生态空间不断被城市发展用地挤占,必将削弱黄河生态屏障功能,威胁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0.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