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99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了解植物治理措施对福建紫金山金铜矿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的恢复效果,设置不同植被治理模式:马尾松+胡枝子(模式A)、马尾松+胡枝子+香根草+本地河滩草(模式B)、马尾松+本地河滩草(模式C)、枫香+本地河滩草(模式D)、桉树+本地河滩草(模式E)和马尾松+桉树+本地河滩草(模式F),同时设置矿区周边未经开采的对照样地,通过对不同配置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比较其对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恢复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恢复5 a后,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均有较大改善,除模式B和模式C外,其他模式土壤含水率均超过了对照,模式A、模式D、模式E和模式F分别达到对照的1.99、1.78、1.34倍和1.66倍;模式B、模式C和模式F可较快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抗蚀性;模式D可较快提高土壤各养分含量,有利于土壤营养状况的改善,恢复5 a后全N、水解N、全P和速效K分别为对照的54.98%、78.17%、63.18%和85.19%;模式F对土壤重金属Pb、Cd、Cr、Ni、Zn、Mn和Cu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在植被配置模式中加入本地河滩草,可较大提高废弃地土壤的抗蚀能力。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马尾松+胡枝子+香根草+本地河滩草(模式B)、枫香+本地河滩草(模式D)和马尾松+桉树+本地河滩草(模式F)3种模式较适合应用于紫金山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62.
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典型矿产废弃地和裸露公路边坡实施的8种植被恢复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潭柘寺及妙峰山石灰窑废弃地进行的人工景观修复效果最佳,植被覆盖度达85%以上,美景度达优级,居民满意度最高;付家台公路上边坡绿化笼砖裸岩生态修复技术和黄土台无土碎石边坡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的植被恢复效果也较好,冲蚀量及入渗速率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无土碎石边坡植被恢复中,容器苗修复技术存在着植株成活率较低的问题;百花山景区公路沿线采用客土移栽修复技术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但这种技术对土质及坡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植生袋及保育棒修复技术虽然植被盖度较高,但所用植株较低、绿期短,且存在建设成本较高的问题;挂网喷播修复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坡角大于50°时,由于土壤冲蚀量大,坡面挂不住土层,所以植株无法正常生长,而在坡角小于50°时,一般无需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它的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在山东省莱西石墨矿废弃地生态复垦中植被栽培与恢复技术的试验研究,通过增施有机肥。深翻、浇灌等复垦措施,现场栽培农作物、药用植物、农作物与树木间种、果树及植树造林,证明在复垦的废弃地上植物生长良好,并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生长在矿区废弃地的栾树混交幼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5.
丁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51-352,366
为了在矿山废弃地温室监测系统中实现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技术,采用无线网络集成技术,建立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针对不同传感器采集数据的不同,提出多传感器的数据模型,并构建ZigBee无线网络;同时,利用GPRS模块将数据以分组转发的方式,发送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功能.通过在河北省迁安市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的典型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天山北坡煤矿废弃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和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呼图壁县西沟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生活周期、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共有40种植物种,隶属于14科,且多年生植物多达25种(62.5%)。2土壤种子库中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灌木层和乔木层,种子库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影响。在科属中,十字花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3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为0.322,表明地上植被对土壤种子库的贡献较大,但由于长期采矿、放牧,使得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受到较大干扰。西沟煤矿废弃地具有依靠土壤种子库实现生态修复的潜力,但需要积极采取人工措施促进生态修复。研究西沟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是合理制定废弃地生态修复措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7.
以个旧锡矿区的废弃地作为研究对象,从废弃地的形成原因和不同干扰模式等两个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样地,再从样地中选择能反映矿区废弃地脆弱性的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测定,经分析量化构建了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等级评价体系,并应用其对废弃地进行脆弱性评价分级,针对研究区的脆弱度变化情况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8.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为了合理确定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用途、数量比例和空间布局,释放其再利用潜力,保障矿产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所需各项用地,构建了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技术体系,即先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而后进行数量结构优化,最后进行空间结构优化。提出了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数量结构优化应将再利用为各种地类的矿业废弃地的面积与区域内原有的相同地类的面积进行整合,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约束条件;将数量结构优化的结果作为空间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将矿业废弃地视为一种独立的地类参与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结果来确定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最优空间布局,同时结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比较分析法,选择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数量结构优化采用基于生态位的线性规划模型,空间结构优化采用CLUES模型。最后,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方法和模型有效地实现了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同优化。该研究可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一些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景观案例,阐述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等特点,并对这些改造为我们带来的启示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70.
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传统的修复方法因其价格昂贵不能普遍采用,植物修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利用植物积累、吸收、降解等去除土壤、水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新方法。通过种子萌发实验,进行了草坪植物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Schred)对重金属锌、铅、铜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1)重金属污染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对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尤为明显;(2)三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与单一金属污染略有不同,可能与三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3)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对种子萌发起到抑制作用,相反低浓度则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研究,表明高羊茅具有对重金属较强的抗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尾矿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