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锌指核酶介导基因同源重组与嵌合寡核苷酸介导基因的单碱基定点突变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的可能应用前景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同时,讨论了通过对植物同源重组相关调控途径进行分子修饰以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棉花C2H2类型锌指蛋白基因GhSIZ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RT-PCR技术从陆地棉中克隆到1个编码C2H2型锌指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h SIZ1(Stress Induced Zinc finger protein1)。该基因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6.6205 k D,等电点为6.52。Gh SIZ1包含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在其N端含有保守的L-box,C–末端含有一个转录抑制结构域EAR/DLN-box。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Gh SIZ1与可可(XP_007044496.1)和中粒咖啡(CDP00218.1)中的锌指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分析Gh SIZ1在棉花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低温、高盐、干旱胁迫处理后Gh SIZ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h SIZ1定位在细胞核中。本研究表明,Gh SIZ1可能在棉花响应低温、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CCCH型锌指蛋白是一类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水稻CCCH锌指蛋白家族包括67个成员,分为8个亚家族。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水稻CCCH亚家族Ⅰ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以及盐、干旱、低温、高温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和脱落酸(ABA)对CCCH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结果表明,多数CCCH基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非生物胁迫及ABA的诱导或抑制,其中C3H10、C3H24、C3H33、C3H37和C3H67的表达量在不同胁迫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C3H35、C3H50和C3H52在盐、干旱、ABA、低温和高温处理后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表明这些CCCH锌指蛋白可能参与水稻的非生物胁迫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能够定点转座的高效PiggyBac转座酶系统。【方法】以野生型PiggyBac转座酶为模板,通过易错PCR方法随机突变转座酶基因,构建转座酶突变库,并将其与能够靶向识别并结合DNA序列的锌指蛋白(ZFP)融合表达,构建ZFP-PiggyBac转座酶突变库系统。将转座酶载体突变库、转座子载体和报告载体共转到酿酒酵母JMY1中,通过Ura-5FOA酵母筛选系统筛选高效定点作用的转座酶。【结果】成功构建ZFP-PiggyBac转座酶突变库系统,经过3轮系统筛选获得5个高效作用的突变转座酶。【结论】新构建的ZFP-PiggyBac转座酶突变库系统具有在锌指蛋白ZFP靶向识别域Rosa26BS位点处进行高效转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科学家发现,来自植物细菌黄单胞菌(Xanthomonas sp.)的TAL蛋白的核酸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与其靶位点的核酸序列有恒定的对应关系。利用TAL的序列模块,可组装成特异结合任意DNA序列的模块化蛋白,从而达到靶向操作内源性基因的目  相似文献   
76.
SUPL(SUPERMAN-like)是一类单C2H2型锌指蛋白,SUPL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我们从水稻中找到了一个SUPL基因ZOS11-11,它位于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编码24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OS11-11具有与其它SUPL蛋白相同的功能结构域,包括...  相似文献   
77.
响应面法优化桔青霉F-5-5核酸酶P1发酵培养基碳氮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CICC 4011菌株经60Co γ射线诱变后,由其高产突变株经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获得核酸酶P1高产菌株F-5-5,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中产酶达978.6U/ml.经Placket-Burman试验筛选得出影响菌株产酶的3个显著因素,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玉米浆干粉.在...  相似文献   
78.
采用PCR方法从噬菌体PhiX174基因组中扩增出裂解蛋白E基因,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核酸酶A基因(SN),通过15个柔性氨基酸linker将双基因串联,插入PBV220表达载体,构建温控双基因裂解系统(DLS)。PCR扩增DLS,将其与E.coli-App穿梭载体pMC-Express相连,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MC-WK。裂解试验表明,E-15aalinker-SN裂解较E裂解迅速而彻底,菌体裂解率达到99.999 4%;经PCR扩增出的DLS具有裂解活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温控双基因裂解载体pMC-WK,为App菌影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拟南芥ISD1基因编码一个含有三个锌指结构域(zinc finger dcmnin)的负调控因子,推测LSD1蛋白通过转录调控,抑制拟南芥的prodeath pathway或激活antideath pathway,从而调控拟南芥类似HR的细胞死亡。ISD1突变体的假病斑表型在长光照条件下才表现出来,是隐性突变。该突变体对细菌和真菌表现为非特异性抗性。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0.
由λ噬菌体的exo、beta、gam 3个基因分别编码的Exo、Beta和Gam蛋白组成λRed同源重组系统。λRed重组是细菌靶基因置换的有效技术,该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染色体DNA的基因敲除、基因整合,可以对任何大小的DNA分子进行精确修饰。利用λRed重组系统不仅可以构建工程菌,还可以为研究细菌的致病机理和耐药机制提供新的方法。然而,许多应用因重组频率而受到限制,影响重组频率的因素主要有底物浓度、同源片段的长度、内源性核酸酶、错配蛋白等。论文综述了λRed同源重组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影响重组的因素,以期为优化重组试验方案及提高试验的成功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