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7篇
综合类   9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量的污泥有机肥对生长在铅锌尾矿中的黑麦草、白三叶、草木樨、沙打旺4种植物生长状况和对Pb,Zn,Cu,Cr,Cd累积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污泥有机肥改良、修复尾矿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结果]20g/kg处理水平下,4种植物株高、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均达到最大。施肥处理下,供试的4种植物叶绿素a+b含量均比对照高。随着改良剂含量的增加,黑麦草、白三叶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黑麦草、白三叶、草木樨体内Pb,Zn,Cd含量在10g/kg处理水平下达到最大,在20g/kg水平下降低。[结论]随着有机肥添加量的增加,重金属量向植物体内转移减少,有利于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2.
为了探讨重金属在矿山水体环境中的富集规律,以秦岭神安沟矿区沟道地表水、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各类重金属含量,并利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5种形态,旨在为该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未受采矿活动影响的对照区地表水与沉积物均未检出Zn、Pb、Cd,对照区未受污染。受开采活动影响的上、中、下游地表水、沉积物受到Pb、Cd不同程度的污染,下游地表水Pb、Cd分别超标5.3倍、43.3倍,不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上、中、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均达Ⅲ级,沟道沉积物已受到严重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为:Zn、Cd以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Zn、Pb的生物有效性高。由此得出下游地表水不适于灌溉。由于矿方目前已终止尾矿库淋滤水向沟道排放,沉积物中各类重金属含量已趋于稳定,矿区神安沟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亟需治理恢复。  相似文献   
163.
水生植物对金属矿山丁铵黑药污染的生长响应与植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选矿有机药剂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该文在添加不同浓度丁铵黑药的营养液中种植3种水生植物,探讨其对丁铵黑药污染的生长响应、修复效果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丁铵黑药污染的耐受能力大小顺序为轮叶黑藻>水葫芦>水浮莲。当丁铵黑药污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水浮莲显示轻度毒害症状,生长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未加丁铵黑药);污染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水浮莲和水葫芦均显示中度毒害症状,生长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各植物处理对丁铵黑药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植物处理),各植物处理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水葫芦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丁铵黑药,水培28 d可使质量浓度为10 mg/L的丁铵黑药去除率达78%,在丁铵黑药的去除过程中,水葫芦的吸收与降解占76.3%,微生物降解作用占7.8%,自然降解的贡献率占15.8%,可筛选水葫芦为丁铵黑药污染的高效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6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而社会上的很多行业也对不同种类的金属矿产资源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因此,加快对各种金属矿产资源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笔者以云南省马关县水碓房村为例,对该地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未来的找矿方向和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希望能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5.
鞍钢矿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洋  宫冰  王奇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90-192,196
矿区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占用大面积土地,排放大量岩土废弃物,扰动原地貌和地表植被,对水土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再采用过去“先开采后治理”或“只开采不治理”的方法,势必会导致生态恶化趋势更为严重。因此以鞍钢矿区开采为例,探讨矿区开采生态恢复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6.
铜矿尾矿库坝高库大,尾砂粒胶结性很差,十分松散,抗蚀能力极弱,在风力和径流作用下,风蚀、水蚀交替发生,坝坡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量高达8万余吨,库内年风蚀模数3~4万t/km2。如若防护不当,极易发生面蚀、沟蚀,直至垮坝成灾。保持尾矿坝坝体稳定和各子坝坝坡、坝顶的完整,是尾矿库尾砂安全存放的关键,从建库初期起必须重视坝体结构、子坝护坡护顶及尾矿库保护等各项防蚀措施的建设。覆土利用是根治库区尾矿侵蚀,变害为利的有效措施,在同类或类似矿区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7.
通过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并对其临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随其污染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剂量—效应关系明显。除处理(1)外,其余各处理对水稻苗体的诸项生长指标的抑制均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且对根长的抑制明显大于苗长。随着复合重金属污染浓度的增大,水稻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急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POD和S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铅锌尾矿和矿毒水污染对水稻苗生长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也均达到了极显著程度,但在二者污染下,POD和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铅锌尾矿的毒性效应大于矿毒水。以酶活性为参考指标,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对该水稻品种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168.
以从陕西商州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中分离纯化的12株根瘤菌为对象,采用固体平板接种培养法研究了菌株耐铅、锌单盐与铅锌双盐胁迫的能力,同时用液体试管振荡培养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单盐胁迫具有良好的耐性,但对铅锌双盐胁迫的耐性明显低于单盐。耐性菌株在生理生化特性上存在广泛差异,对铅锌耐性越强的根瘤菌,其阳性生理生化特征也越多。实验初步筛选到了3株耐铅锌胁迫能力强的根瘤菌菌株CH3、MX7和HZ10,它们分别与豆科植物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和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共生。研究可以得出耐性根瘤菌对铅锌胁迫的抵抗能力可能是建立在其具有多种生理代谢反应基础上的,即它们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以适应重金属的污染环境,对铅锌胁迫耐性强的根瘤菌菌株在重金属尾矿区的土壤和植被恢复中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9.
为实现铅锌矿山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为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在综述了铅锌矿山开采及加工冶炼过程往往导致矿区地质环境恶化、土壤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与破坏等问题,对Pb、Zn、Cr、Cu、Hg、As等重金属具有超富集潜力的植物种类进行归类概括,铅锌矿或尾矿环境中能够生长且对Pb有超富集潜力...  相似文献   
170.
研究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在下游位置的横向和纵向上的污染程度,及其胁迫对玉米(Zea mays L.)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于玉米幼苗三叶期时对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内梅罗指数在纵向上由西南向东南方向呈上升趋势,横向上随距离尾矿库距离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质变差。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对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使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潜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丧失农业灌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