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901篇
  110篇
综合类   947篇
农作物   19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29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桃树果子已陆续进入采摘期,有的果农在果子采摘后,对桃树放松管理,有的甚至不进行管理,这将对桃树当年的生长和来年的丰产非常不利。因此,要不失时机地搞好桃树采果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冰川定位观测、野外考察、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9年中国天山8条冰川末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9年,在天山地区气温与降水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8条冰川均处于退缩状态,退缩速率由西向东逐渐减缓,其变化幅度因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冰川规模和冰川形态等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与阶段性差异。其中,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1973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5.96 m•a-1,1973-1980年为3.28 m•a-1,1980-1993年为3.93 m•a-1,在1993年完全分离成东、西两支独立的冰川;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末端1962-1981年退缩速率为6 m•a-1,1981-2006年为8.9 m•a-1,2006-2009年为13.3 m•a-1。表碛覆盖的青冰滩72号冰川和74号冰川末端1964-2009年退缩速率分别为41 m•a-1和30 m•a-1,远较无表碛覆盖的庙儿沟平顶冰川退缩迅速(1972-2007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2.32 m•a-1)。表面特征(表碛)亦是造成冰川变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在日粮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中,蛋白酶是把蛋白质水解为肽或氨基酸的关键酶,由于受到纯培养技术的影响,瘤胃内产生蛋白酶活性的细菌和各种蛋白酶的遗传信息知之甚少。本实验旨在利用蛋白酶选择性培养基从瘤胃微生物 Fosmid 文库中筛选出含蛋白酶活性的克隆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这些克隆子的遗传信息。应用脱脂乳粉和大豆蛋白粉两种蛋白酶选择性培养基,从 30 000 个克隆中筛选得到 14 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活性克隆。利用福林酚试剂法检测 14 个蛋白酶克隆子的酶活力,结果表明,每个克隆子分别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分解能力。以酪蛋白为底物的克隆子酶活力介于 0.59~2.74 U/mg 之间,以大豆蛋白粉为底物的克隆子酶活力在 0.70~7.19 U/mg 之间,而且同一克隆对于不同的底物所表现的酶活力也不同。随机挑选 10 个活性克隆进行末端测序(GenBank 登录号:JY084410~JY084429),经 Blast 比对后发现,45%的基因序列与已知编码基因无法匹配,pro10F 末端序列与金属肽酶匹配度为 54%,属于肽酶 M13 家族,且该克隆蛋白酶最适 pH 值为 7.0,为下一步研究该克隆的酶学性质和序列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4.
菠萝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为实现菠萝自动化收获,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收获成本、提高收获效率,该文根据菠萝的生长特性,确定采用2个步骤将菠萝摘取的方案:首先,手爪从水平方向将菠萝抓稳,然后通过旋转将菠萝掰断。按照本方案,设计的菠萝自动采摘手爪包括手部抓取机构,手部驱动机构和手部旋转机构3部分,分别实现对菠萝的抓取和掰断功能,并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控制2个步进电机。通过采摘试验,表明该机构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菠萝的采摘,确定手部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为180°,抓取时间为21~24 s。该研究可为田间菠萝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茶叶嫩梢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茶叶嫩梢的选择性采摘问题,以茶叶嫩梢的物理学特性为设计依据,设计了一种可夹提式采摘茶叶嫩梢的末端执行器,运用MATLAB软件的GUI模块及SolidWorks软件对采摘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选分析,并获得最佳组合参数,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可行且满足夹持力要求;采摘末端执行器模型在茶园进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一芽一叶的漏采率为2.8%、采摘完整率为91%;一芽两叶的漏采率<3%、采摘完整率为94%,试验结果验证该采摘末端的结构设计及其参数切实可行,为茶叶嫩梢的选择性采摘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茶叶嫩梢采摘机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6.
变雨强人工模拟降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  岑国平  张亮  陈太红 《排灌机械》2012,30(4):473-478
针对变雨强降雨的室内人工模拟,通过分析降雨执行器件性能参数,建立了模拟雨强和流量频率、流量频率和执行器调节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设计了基于供水流量调节的人工降雨控制系统.通过分析信号采集设备性能参数和电动执行器的电压-机械灵敏度,提出基于LabVIWE语言的变时间步长自动控制算法,用于人工降雨系统中模拟降雨雨强的渐变控制.电动执行器的电压-机械灵敏度为0.2 mm/V;供水流量频率的最小控制精度为7 Hz;雨强的最小控制精度为0.053 mm/min.试验结果显示,设计雨强和模拟雨强的相对误差在4%以下;降雨的重现性、稳定性在0.98以上;降雨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在0.97以上;渐变降雨的线性相关系数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大多数核桃种植区采摘核桃仍为人工采摘,效率低下、用工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协作的采摘装置。首先,采用SolidWorks建立虚拟样机,对末端执行器进行受力分析并且利用ANSYS Workbench中的Static Structural模块对末端执行器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手指最大应力为17.69 MPa,能够完成果实抓取任务。然后,采用D-H法对机械臂建模,使用MATLAB软件的机器人工具箱(Robotics Toolbox)进行建立机械臂数字模型,并对其进行工作区间分析和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所选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8.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猕猴桃的自动化采摘,设计了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测定了猕猴桃抗压特性和其他相关物理特性,提出了一种机器采摘方案,设计了末端执行器的机械装置、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末端执行器对猕猴桃的抓持成功率为100%,采摘成功率为90%,完成一次采摘动作耗时9 s.  相似文献   
999.
结合常德市棉花采摘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棉花采摘机。对棉花采摘机的采摘头、吸棉管、储棉桶和减压装置进行了设计,采用Pro/E软件对其模型进行了建立,并对其材料进行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满足强度要求,设计方案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油茶果采摘工作环境和特性要求,设计了一个有效的油茶果采摘机,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利用Pro/E软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和整机虚拟装配,并对机构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干涉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机构运动和整机装配没有发生干涉现象,机构运动和参数选择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