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5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林业   636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263篇
  3074篇
综合类   416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38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针对近年的研究热点,通过SWAT模型对半干旱、盐碱化严重的吉林省大安市进行降水入渗模拟。以2000、2004和2008年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讨论LUCC与降水入渗量的相关关系。2008年与2000年相比,难利用地的面积有所降低,旱地、草地等发生了大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内土地状况有所好转。通过SWAT模型运行得到的结果显示:2008年的平均降水入渗量为56.27 mm,比2000年的值高。利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进行计算,也得到了2008年的降水入渗量高于2000年的结果,这与SWAT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有着相同的趋势,且平均降水入渗量的标准偏差为5.27,说明SWAT模型对于研究区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和SWAT模型模拟数据可以得知,LUCC对研究区的降水入渗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LED植物工厂,亮相于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智能LED植物工厂被国际普遍认为是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的颠覆性技术,可大幅提高作物产能,是21世纪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据悉,该技术可以对植物工厂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自动监控,不用土、不用阳光,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效应,以河北省行唐县翟营乡北郄凹村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区域,应用IPCC清单计算方法从土地覆被利用和能源消费变化两个角度,研究分析了道路平整、灌溉排水、农田防护、生态保护以及村容风貌整治五个土地整理工程措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数据。探讨了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测算方法,旨在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研究和低碳化土地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中央十分重视小城镇发展问题,提出了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要求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作为谋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潍坊市寒亭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街域产业发展,着力构筑起区域特色更加鲜明、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功能设施更加配套、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竞争优势更加突出的街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小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5.
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经过5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59—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66.
沈晓明  赵晓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39-140,157
在分析昌吉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昌吉市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突出的人地矛盾,并提出改善其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主要分析了舒兰市朝阳镇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措施,以促进朝阳镇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68.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随着目前城市化速度的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规模的增大,带来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为案例,从规模预测、生态集约用地布局、田园式景观生态格局、保护与更新人文生态等内容论述了规划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策略.  相似文献   
69.
指出了对汽车尾气的监控、控制尾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极为重要且迫切的工作。介绍了对一种汽车尾气检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阐述了主要的工作原理、优点及检测的内容,提出了使用汽车尾气遥感技术时所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0.
土地作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土地利用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研究土地利用的结构优化,对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采用空间叠加和综合指数的方法,以生态因素作为土地利用空间分配的限制因子,模拟预测了基于生态可持续背景因素下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未来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数量分配和空间格局两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耕地主要分布在传统农区华中区和华东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和东北区,草地则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考虑生态可持续因素,并以生态可持续为限制因子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配时,更加有利于土地利用各个类型的因地制宜和适宜性选择,生态功能区更加突出,分配格局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