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5篇
  105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因素之一,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由传统的人工监测逐渐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平台、监测传感器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是研究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从监测平台、监测传感器技术和相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3方面对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监测平台方面,归纳总结了地面监测平台、航空监测平台和卫星监测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上述平台优缺点;在监测传感器技术方面,综述了雷达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热成像传感器和光谱传感器等在作物病虫害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相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方面,阐述了经典统计算法、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监测平台、监测传感器技术和相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平台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2.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承接湘、资、沅、澧四水和吞吐长江洪道调蓄型湖泊。随着三峡的建成,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湖区受到洪水及干旱季节交替变化,呈现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变化规律,稻田洼地及滩地的面积伴随着改变。但是对于其时空分布规律、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及资源总量没有确切的数据。而系统地掌握其演替规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利用1996—2016年的18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三峡建成前后,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面积,结合城陵矶水文及气象数据,分析洞庭湖区水面、水陆交错带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湖区滩地平均面积为21.93×104 hm2,空间上呈聚集型分布与湖堤内、湖岸带及三口四水的河堤内,三峡蓄水前(23.27×104 hm2)较蓄水后(21.26×104 hm2)减幅达8.62%,面积东洞庭(12.43× 104 hm2)>南洞庭(5.71×104 hm2)>西洞庭(3.80×104 hm2),与行政区划面积正相关,年际变化与湖区水位变化呈负相关的变化规律;稻田洼地平均面积为4.75×104 hm2,空间上呈随机且较均匀斑块分布于湖区围湖造田后形成的堤垸及三口四水冲积而成的湖盆地内,远离湖心的区域,蓄水前(5.14×104 hm2)较蓄水后(4.56×104 hm2)减幅达11.34%,面积岳阳市(2.29×104 hm2)>常德市(1.61×104 hm2)>益阳市(0.85×104 hm2)。各县级行政区划的滩地及稻田洼地在三峡建成前后减幅明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滩地及稻田洼地分布因子可分为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枯水期”性状,包括冬季月平均温度、冬季水位、冬季降雨量、稻田洼地面积及冬季流量等指标;第二主成分可称“丰水期”性状,包括夏季月平均温度、夏季流量、夏季水位、滩地面积、夏季降雨量等指标,构建的分析模型较可靠,能为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综合利用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3.
1《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是浙江大学主办的有关农业和生命科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征稿.主要刊登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核农学与技术、遥测遥感技术及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与综述.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相关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研究生等.  相似文献   
174.
郑飞 《北京农业》2012,(33):163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发展,"数字水利"]在我国水利行业也应运而生,数字水利就是在水利业务中应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水利事业的活动效率和效能。其中遥感技术是实现数字水利数据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数字水利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5.
王雪  王伟  毛正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64-3765,3769
以SPOT5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以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为对象开展森林资源遥感技术调查的试验研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通过调查,判读解译出小岭镇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这些信息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6.
陈会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171-172
介绍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遥感技术的基本内涵,阐述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主要应用及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7.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调查监测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理论研究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8.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认可。尽管如此,全球化的环境问题依然呈现日益突出的现象,环境事故与环境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还必须要面临着严峻的监测任务,因此对于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卫星遥感技术有着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9.
浅谈遥感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自然灾害监测、林业经营管理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0.
一是作为全疆的草地资源采用多源信息复合集成变更的技术方法,即以前人已有资源调查数据(纸介质)为基础,利用GIS的输入编辑形成带有属性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结合专业调查成果与部分卫星数据的判读分析成果,确定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二是重点区的草地遥感调查采用遥感区划调查。三是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利用NOAA卫星资料提取试验区专题信息,实现草地生产力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