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6篇
  57篇
综合类   46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8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本文探讨了捻转血矛线虫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HC29)体外对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颈静脉采取无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血液,分离单核细胞后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HC29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观察重组蛋白与单核细胞的结合情况;HC29刺激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用qPCR技术测定各试验组单核细胞中IL-2、IL-4、IL-10、IL-17、IFN-γ和TGF-βmRNA的转录水平;重组蛋白刺激单核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值情况;将重组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和分泌NO的情况。结果表明,重组HC29能够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结合并刺激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能够引起单核细胞增值(P<0.01),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P<0.01)和NO分泌增加(P<0.01)。结果表明HC29是捻转血矛线虫的一个重要抗原,主要诱导Th1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2.
正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是动物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和抗衰老作用,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我国约有72%的地区低硒或缺硒,2/3以上地区饲料和牧草中硒的含量小于0.05毫克/千克,不能满足动物的正常生理需要。因此,饲料中补硒成为一种必要措施。硒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硒  相似文献   
993.
硒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这是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的。1动物体内硒的存在情况 动物机体内硒含量一般为每千克体重20-25微克。机体所有组织和细胞均含硒,但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不同。据报道,在综合对比分析绵羊各组织硒含量后认为机体硒含量与日粮硒含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日粮正常硒含量条件下,机体组织硒含量按肾、肝、胰、脾、心、骨、肌肉、脂肪为顺序依次递减。硒以低分子量化合物如无机硒(亚硒酸钠、硒酸钠、硒化钠、亚硒酸钙等),有机硒,酵母硒,以及高分子量化合物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酸脱氢酶,甘氨酸还原酶以及各种含硒的蛋白质等存在于生物体内。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的科学利用方法,用点滴法和熏蒸法测定了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的毒杀、拒食作用及其对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有一定的毒杀作用,点滴处理48 h致死中浓度为2.102×105mg·L-1、熏蒸处理48 h致死中浓度为1.404×105mg·L-1;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12 h拒食中浓度为2.69×104mg·L-1,处理浓度为1.00×105mg·L-1,拒食率可达100%,不同处理时间的拒食中浓度无明显差异。假臭草精油处理小菜蛾幼虫会导致小菜蛾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但未呈现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995.
鱼虾贝肝脏sGST去毒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 ione S-transferase,GST)是代谢多种内源或外源毒性物质之解毒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胞液和膜结合两种形式,以胞液GST(sGST)为主。鱼虾贝肝脏sGST去毒酶基因对其体内农药、藻毒素等毒物的去除起关键作用。简要报道本实验室有关海淡水鱼虾贝肝脏sGST去毒酶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及转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简述鱼虾贝肝脏sGST去毒酶基因研究对我国海淡水鱼虾贝健康养殖发展与食用安全保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1和高浓度氨氮(34.87±0.46)mg·L-1中72h,于胁迫后1、3、6、12、24、48、72 h测定血淋巴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含量以及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除低浓度氨氮组外,氨氮胁迫6~24 h,脊尾白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SOD、CAT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胁迫48~72 h上述指标则均被抑制;氨氮胁迫过程中血淋巴GPx活力和GP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胰腺中GPx基因表达在48~72 h有所下降;血淋巴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上述指标在肝胰腺中的活力较血淋巴高。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3~24 h对脊尾白虾SOD和CAT活力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48~72 h则抑制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有增加的趋势;肝胰腺可能是脊尾白虾主要的氨氮代谢中心。  相似文献   
997.
99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它能够清除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保证生物体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以玉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包括等电点、分子量、亲水性值、二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等,并建立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玉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存在差异,而二级结构存在相似特征,其中,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以上分析为全面解析玉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可为植物抵御氧化胁迫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钛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其在植物生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钛对植物生长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钛有益于植物生化过程的机制。证实在阳光照射下,柠檬酸钛发生了钛在Ti+4和Ti+3之间的化合价变化,表明在阳光照射下,钛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性和得失电子的能力。这一特性可被农作物利用于增强某些重要的生化过程,为这些过程提供和传递电子。  相似文献   
1000.
以营养液栽培‘中蔬四号’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ill.)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时期的盐胁迫下叶面喷施5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1 mmol/L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inhibitor of gamma-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BSO)对番茄幼苗叶片GSH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 A)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化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盐胁迫+BSO两种处理下喷施外源GSH显著升高了番茄幼苗叶片中GSH和As A含量、GSH/GSSG和As A/DHA比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性(NaCl+GSH处理除15 d的MDHAR活性;NaCl+BSO+GSH处理除15 d的DHAR活性);添加GSSG诱导的谷胱甘肽化修饰使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SOD、MDHAR(15 d)、DHAR(5和15 d)、GR(5和10 d)、GPX(5和15 d)活性显著增加,同时GSH处理能够诱导上述酶发生去谷胱甘肽化修饰,从而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由此表明外源GSH能够通过蛋白质谷胱甘肽化修饰对植物进行氧化还原(Redox)调控,以维持番茄体内Redox平衡,从而缓解盐害对番茄幼苗叶片造成的氧化胁迫,减少NaCl对植株造成的伤害。本研究为明确GSH/GSSG与番茄耐盐性的关系及其潜在生理机制,有效缓解番茄盐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