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405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549篇
基础科学   64篇
  236篇
综合类   3246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256篇
畜牧兽医   997篇
园艺   549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陶松  何德  蒋雯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67-168
以华山松种子成熟胚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分别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激素,进行华山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激素浓度范围内的LM培养基上,成熟胚可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但在对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培养以促进体胚成熟时,其褐化死亡。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无机铜试剂(CIE)在新陆早17和新陆中26两棉花品种的3叶期和蕾期进行叶面喷施,检测棉株叶片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在3叶期和蕾期均表现为PAL活性显著增高,第2天后即开始产生对PAL活性诱导作用,第10天后PAL的活性开始回落至对照组水平;两品种蕾期PAL的诱导活性均明显高于3叶期,且PAL高活性水平持续天数较3叶期长;棉花不同生育期使用CIE,均可增强棉叶PAL的活性;两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PAL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强度不一,显示出品种抗性的差异性。试验表明,CIE可诱导增强棉叶中PAL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3.
影响刺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农1号、2号、5号、6号、7号刺梨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取材时间、小孢子发育时期、基本培养基、糖源、生长调节物质、培养条件等刺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刺梨盛花期(5月份)且小孢子发育为单核中后期的贵农1号花药为试材;Ms为基本培养基;3%的蔗糖为糖源;1.0mg·L-1 6-BA +2.0mg·L-1 NAA +0.5mg·L-1 2、4-D +1.0mg·L-1 KT为激素组合,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最有利于刺梨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994.
在水稻的成株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BTH溶液,48h后接种纹枯病病原菌,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对照都明显降低,相对防效都在54%以上.且不同浓度的BTH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不同,浓度为0.75mmol·L-1的BTH诱导效果最佳为63.59%.用0.75mmol·L-1的BTH处理成株期水稻植株,采用比色法测定处理后10d内水稻叶片中POD与PPO活性.结果表明,BTH处理或接种均可使水稻植株中这2种酶活性提高.BTH诱导POD与PPO酶活性系统的增强与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出细胞成分均一、增殖旺盛的原代脂肪前体细胞。对所获细胞采用含50 nmol/L胰岛素+100 nmol/L地塞米松+0.2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0nmol/L罗格列酮的分化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少量细胞第2 d开始出现脂滴,大多细胞第3 d出现脂滴,分化率达95%以上,第4~7 d小脂滴逐步融合为大脂滴。在脂滴出现及汇聚快慢上本实验所采用诱导方法明显快于其他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996.
用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糯玉米单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Stock6单倍体诱导系中选育出的3个诱导系对4个糯玉米杂交种进行诱导,通过对诱导子粒形态和细胞学鉴定,探索其在糯玉米单倍体育种应用的可能性。结果得出: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Stock6-1诱导率最高为7.27%;4个糯玉米杂交种被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糯玉米杂交种199被诱导率最高为6.86%;对紫顶白胚的拟单倍体种子进行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条数为10条的种子占57%,染色体条数为20条的种子占43%。研究表明,糯玉米单倍体育种能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997.
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发展迅速,1988年英国Laurie等首次获得了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植株,Inagaki(1990)和孙敬三(1992)也相继获得小麦×玉米杂交的单倍体植株。目前,该方法已发展成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马铃薯品种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马铃薯品种夏坡蒂和费乌瑞它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坡蒂和费乌瑞它的茎段最佳愈伤诱导组织培养基分别为MS+6-BA2.0mg/L+NAA0.5mg/L+GA30.5mg/L和MS+ZT 2.0mg/L+NAA 0.1mg/L+GA30.5mg/L,愈伤率均可达到100%;夏坡蒂和费乌瑞它的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ZT 2.0 mg/L+NAA0.1mg/L+GA3 5mg/L和MS+6-BA 2.0mg/L+ZT 2.0mg/L+GA3 5mg/L,诱导率分别为52.38%和53.6%.结果为进一步转基因工作中高效植株的再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尾赤桉叶片及茎段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菌生根苗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尾赤桉无性系DH201-2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通过对外植体的筛选、激素种类和浓度的调整、培养条件的选择,结果表明,取自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 d植株的上部和中部的茎段在改良MS+TDZ 0.05 mg.L-1+NAA 0.50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高达57.0%的丛生芽诱导;取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d的植株,顶端叶片在改良MS+TDZ 0.05 mg.L-1+IBA 0.10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48.3%的植株再生;适合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分化的Ca(NO3)2浓度为0.706 0 g.L-1。  相似文献   
1000.
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苜蓿子叶再生体系建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0 mg/L AgNO3,可使新疆大叶杂花苜蓿的分化率从41.1; 增加到6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