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60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大豆根腐病的种类及症状: 大豆根腐病分镰刀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两种,在我市主要发生的是镰刀菌根腐病,也是大豆常见的根腐病之一。主要发生在大豆苗期,病株根及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长条形至不规则形凹陷班,后扩展成环绕主根的大斑块,有的为害侧根,该菌主要为害皮层,造成病苗出土很慢,子叶褪绿,  相似文献   
22.
曹庆萍 《中国果菜》2011,(11):38-38
1、梨树腐烂病 1.1为害特征。主要为害枝干与果实。每年有春、秋2个发病高峰。①枝干溃疡型:病部大多危害于枝干向阳面或枝的背上,初期病斑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皮层组织变松,呈水渍状湿腐,红褐色至暗褐色。用手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伴有酒糟味。病斑表面产生疣状突起,渐突破表皮,露出黑包小粒点,大小约1毫米。  相似文献   
23.
<正>1症状1.1溃疡型多在主干分叉处发生。初侵染为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组织松软,病皮易于剥离,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旨在探讨鱼油对高脂日粮饲喂小鼠发情周期和机体代谢产热的影响。试验选用36只4周龄C57BL/6 J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n=12):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鱼油组。对照组饲喂标准啮齿动物饲料(AIN-93G),高脂组和高脂+鱼油组分别饲喂高脂日粮(脂肪提供60%能量)和添加5%鱼油(等能替代猪油)的高脂日粮。试验期间,对小鼠体组成(12周龄)、整体代谢(16周龄)、褐色脂肪温度(18周龄)、体核温度(直肠温度,18周龄)和发情周期(20周龄)等进行检测。试验结束后,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的水平。此外,采集皮下脂肪、腹部脂肪和肩胛间褐色脂肪,称重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产热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UCP1、Cyto C),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褐色脂肪组织中产热基因的mRNA表达(UCP1, PRDM16,PGC1α,Cidea,Elovl3)。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脂日粮显著增加了小鼠的体脂含量(12周龄)及皮下和腹部脂肪的沉积量(21周龄)(P<0.05),而添加鱼油显著降低了高脂饮食引起的体脂含量增加(P<0.05)。另外,高脂日粮导致小鼠的发情周期紊乱,伴随着周期延长、发情期缩短,以及血清中FSH和E2的水平降低(P<0.05),而添加鱼油可缓解高脂日粮导致的小鼠发情周期紊乱,提高血清中FSH和E2的水平(P<0.05)。同时,添加鱼油可增加高脂饲喂小鼠肩胛间褐色脂肪(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iBAT)和腹股沟白色脂肪(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中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进而促进iBAT激活/产热和iWAT褐色化。结果提示,日粮鱼油可缓解高脂日粮导致的发情周期紊乱,可能与BAT激活和WAT褐色化造成的机体代谢产热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5.
玉米锈病属担子菌亚门高梁柄胞菌,主要侵染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穗。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形成黄白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随后斑点隆起为淡黄色,最后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病斑周围表皮破裂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受害植株结穗小,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6.
张诚 《农家顾问》2009,(12):23-24
1.鸸鹋与鸵鸟有什么区别?答:鹤鸵目鸸鹋科唯一生存的鸟类。鸸鹋产于澳大利亚,不能飞翔。它身高超过1.5米,体重超过45千克,体健壮,腿长,同其亲属鹤鸵一样。两性体羽均为褐色,头和颈暗灰。鸸鹋的跑速每小时可达50千米。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  相似文献   
27.
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常见的病害。由于病原种类、危害时期和环境条件不同表现的病害形式不同。 1症状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死亡。在种子或茎基部生有霉层。  相似文献   
28.
长春花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全株无毛。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全缘或微波状,先端常圆而具短尖头,基部狭窄成短柄。聚伞形花序有花2~3朵,  相似文献   
29.
养花百事问     
《中国花卉盆景》2014,(2):46-49
如何有效杀灭春季兰花上的介壳虫? 河南省驻马店市冯卫平读者来信问:每年春季兰花介壳虫为什么难以灭除? 危害兰花介壳虫的群体俗称“兰虱”,种类多达20余种,主要有兰圆蚧、黄糠蚧、兰矩瘤蛎蚧、条斑粉蚧等。介壳虫大多寄生于兰叶中下部,以叶脉沟和叶背为多。虫体多为灰褐色或黄褐色的盾形小突起。大龄若虫和成虫体长一般不超过2毫米,幼龄若虫个体更小,既像叶片的小瘤突又似泥沙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30.
蜱又称壁虱、扁虱,寄生于猫的体表,是猫的一种外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毛体表的蜱主要有血红扁头蜱、变异革蜱、安氏革蜱等。虫体多为褐色或深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融为一体,雄虫背面为盾板覆盖,而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