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30篇
综合类   58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针对玉米秸秆外表皮与内穰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问题,建立离散元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通过力学试验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标定玉米秸秆外表皮和内穰力学参数,校正离散元模型,探究玉米秸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颗粒接触方法可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完善DEM方法建立玉米秸秆颗粒粒度随机分布的双层粘结模型方法.通过力学试验得出青贮玉米秸秆外表皮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982.52和387.58 MPa,青贮玉米秸秆内穰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28.64和8.13 MPa,外表皮木质部与内穰纤维部力学特性差异显著.计算得出外表皮-外表皮、外表皮-内穰、内穰-内穰之间粘结参数.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剪切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验证离散元模型可靠性.文章所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离散元模型表征两者力学特性差异,为青贮玉米饲料数值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72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K)、K组、E组和EK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CK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K组肉鸡饲喂添加250 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E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的饲料,EK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和250 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饲喂期21 d。21日龄时采集肉鸡盲肠内容物样本,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对肉鸡盲肠中的细菌群落进行评价,利用 QIIME等测序分析软件对肉鸡盲肠中的菌群进行分类。【结果】1)菌种组成结果表明,无论是OTUs总数还是独有的OTUs数量,E组的菌种数量较CK组、K组高,而与EK组的数量接近。2)优势菌群分布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在E组中含量最高,而K组与CK组中变形菌门水平相当;在种水平上,与CK组相比,E组肉鸡肠道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3)Alpha 多样性分析表明,E组中观察到的菌种数、菌种多样性指数和菌种丰富度指数高于CK组和K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功能预测结果表明,CK组肠道微生物在遗传信息处理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K组在有机体系统、代谢作用和细胞工程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组各类功能较为均衡,而K组除未分类功能外,主要以环境信息处理功能较为丰富。【结论】喂饲500 mg/kg的EGF有助于提高肉鸡肠道内菌群多样性,并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以乳酸菌为代表的厚壁菌门菌群丰度,降低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变形菌门菌群含量。  相似文献   
53.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和PM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特征和蜡质含量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以及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滞尘能力乔木>灌木,雪松和龙柏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强,雪松、石楠和夹竹桃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南天竹对TSP、PM>10、PM10和PM2.5的滞留能力均最差。叶表面形态会对滞尘能力产生影响,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分泌粘性油脂或叶脉突出的雪松、龙柏、石楠以及夹竹桃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蜡质含量与滞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蜡质含量与PM10和PM2.5的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SP和PM>10的相关性不显著。蜡质含量对叶片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蜡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对PM10和PM2.5的滞留量增大。由此可见,叶表面形态以及叶片蜡质含量均会对植物的滞尘量产生影响,在郑州城市绿化中可以考虑雪松、龙柏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54.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试验对象,克隆中华绒螯蟹表皮蛋白CAP基因序列,分析其表达规律,为探索中华绒螯蟹蜕皮发生机理提供参考.运用生物信息学从中华绒螯蟹转录组数据中比对筛查表皮蛋白CAP基因序列信息,克隆扩增获得表皮蛋白CAP基因cDNA序列,运用RT-qPCR分析表皮蛋白CAP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蜕皮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表皮蛋白CAP基因cDNA序列全长380 bp,编码101个氨基酸,包括1个信号肽和1个R&R结合域.表皮蛋白基因CAP主要在蜕皮后期的表皮组织中表达,在蜕皮间期不表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仔蟹1期表达量最高,根据其发育表达模式推测表皮蛋白基因CAP参与表皮的形成和钙化,为后续深入研究表皮蛋白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解新研制开发的脂溶性渗透剂的渗透和杀虫剂增效性能,以桑白蚧为试虫,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高效渗透剂对杀扑磷毒力的影响,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渗透剂处理对桑白蚧表皮蜡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剂800倍液与杀扑磷1 000倍液混用杀虫效果最好,增效比为2.73;在体视显微镜下,单用杀扑磷处理组桑白蚧表皮蜡质层清晰可见,与处理前无明显变化,而渗透剂处理组及渗透剂与杀扑磷混用处理组桑白蚧表皮蜡质层明显减少,说明渗透剂溶解桑白蚧表皮蜡质层是其对杀扑磷增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以九单48和松玉656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幼苗期不同时期各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量化指标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长与宽均表现为随着叶片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各叶片在初次取样时其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长与宽的数值是相近的;上表皮细胞短而宽,下表皮细胞长而窄;上表皮气孔长小于下表皮的气孔长、上表皮气孔宽大于下表皮的气孔宽;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面积均表现为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增大;上表皮细胞面积小于下表皮细胞面积,而上表皮气孔面积大于下表皮气孔面积;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密度均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旨在研究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p EGF)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三元杂交(杜×长×大)健康仔猪160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成4组,即高档教槽料+500μg/kg p EGF组(GE组)、高档教槽料对照组(GD组)、中档教槽料+500μg/kg p EGF组(ZE组)、中档教槽料对照组(ZD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1)G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GD组(P<0.05),比GD组提高了6.29%;ZE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ZD组(P<0.01),比ZD组提高了17.08%;2)GE组平均日采食量与GD组无显著差异(P>0.05),ZE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ZD组(P<0.05),比ZD组提高了4.91%;3)G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GD组(P<0.05),比GD组降低了4.31%;Z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ZD组(P<0.05),比ZD组降低了10.37%;4)GE组腹泻率比GD组降低了57.14%;ZE组腹泻率比ZD组降低了38.46%。由此可见,饲粮添加p EGF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从而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增重成本。  相似文献   
59.
正近年来,犬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做到准确辨识和处理犬的皮肤病成为养殖户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与治疗。1湿疹湿疹是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靡烂、痂皮等皮肤损伤,并有热、痛、痒的症状。1.1病因湿疹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在外界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作用下,如机械性压迫、磨擦、咬、抓、蚊虫叮咬或皮肤不洁、污垢刺激,犬舍潮湿等因素刺激,使皮肤发生过敏,引起湿疹。1.2临床症状病初患部呈点状或形状不同的红斑性湿疹。患犬可见有瘙痒感。随着病  相似文献   
60.
1.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其“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