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0篇
  30篇
综合类   583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黔产10种薯蓣属植物叶片的上、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0种黔产薯蓣属植物叶片上表皮细胞除薯蓣、黏山药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薯莨为不规则形外,均为多边形,垂周壁除薯莨为浅波状外均为平直-弓形;叶片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浅波状或深波状。叶片上、下表皮均具鳞片状多细胞腺毛,其中黏山药、毛胶薯蓣、日本薯蓣、毛芋头薯蓣以及黑珠芽薯蓣叶片具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气孔器为不定式或不等,大小范围为(24.65μm×16.97μm)~(32.35μm×25.16μm),气孔指数为15.20%~27.02%。说明薯蓣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规律性,结果为薯蓣属植物的种间分类提供了一定材料与依据,有助于薯蓣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飘拂草属16个种、2个亚种的叶下表皮微型态。结果显示:飘拂草属植物叶下表皮主要由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组成,其中长细胞呈现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多边形;气孔器通常1~3列分布于脉间;保卫细胞哑铃型,两端明显或不明显加厚;副卫细胞圆屋顶形、圆屋顶形至三角形、低圆屋顶形或三角形。这表明不同种间叶下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桫椤科2属6种叶表面角质膜纹饰、表皮毛、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大小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编制供试2属6种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表面角质膜纹饰均为脊状,气孔器大小无显著差异,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表皮毛共有4种(囊状毛、片状毛、须状毛、盾状鳞),种间表皮毛差异较大,其中白桫椤表皮毛最丰富。黑桫椤副卫细胞有泡状突起,白桫椤副卫细胞有皱褶,其余4种副卫细胞表面均光滑无纹饰。笔筒树气孔器周围有绒毛层覆盖。黑桫椤、笔筒树气孔器表面有晶体。本研究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些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成果转化     
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糖依博素项目简述:药效学研究显示,依博素对于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炎症,特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镇痛作用明显,毒性较低。目前已完成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药理学、长期毒性、急性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免疫毒性等研究,已建立  相似文献   
15.
1危害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危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  相似文献   
16.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是Cohen继神经生长因子(NGF)之后偶然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夕阳落叶寻常物,精雕细琢绝佳品。 火样的红叶、蜡质的女贞叶、粗放的白杨叶、娇柔的银杏叶、阔绰的梧桐叶……那千姿百态的叶形,丝丝入扣的极具生命力的叶脉,本身就是自然艺术大师的杰作。再根据树叶的形、色、脉络走势,及大自然造就的色彩变化,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及人间美好生活及向往经刻刀浓缩于这方寸之间,重新为这经历了四季风雨的叶片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一帧帧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艺术精品,这就是叶雕。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1,(1)
答:荷叶表皮含有不亲水性的蜡质层,有极强的疏水性,洒在叶面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随着水珠的滚动把落在叶面的尘土及污泥吸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翠绿色.在国外,有学者利用荷叶泻水的原理,设计出一款小汽车的外壳,它可以省掉抹车的工作,只要水一洒,就把粘着的灰尘随水珠被带走.  相似文献   
19.
对1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养殖场有出血性症状牦牛的致病性菌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分析,为西藏地区牦牛出血性疾病提供治疗依据。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疑似菌株,对所得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疑似致病菌株,再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通用引物检测及测序、同源性比对,后经药敏试验得到该疑似致病菌株的敏感药物,最后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其敏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分离纯化获得6株疑似菌株,经形态学观察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S-4。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S-4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4菌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介敏感,对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氨苄耐受;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且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治疗效果差。本试验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牦牛源表皮葡萄球菌,该致病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使用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在东北地区的流行病学情况和耐药性,本研究对来自东北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采集的330份奶样进行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表型的检测,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离株的亲缘性分析,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同时应用PCR扩增分离株中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在330份奶样中共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32株(9.7%),腐生葡萄球菌34株(10.3%);PFGE分析共获得9种不同谱型的表皮葡萄球菌和11种不同谱型的腐生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种菌对青霉素(70%)、苯唑西林(60%)和林克霉素(55%)的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为lnu(B)(40%)、erm(B)(30%)和mec A(25%)。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东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和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