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866篇
农作物   13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32篇
植物保护   4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51.
开展螳蝎蝽属(Ranatra Fabricius)昆虫的形态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这一类群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探明该属一些疑难物种的分类地位,还有助于推动这一水生半翅目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对河南省分布的2种螳蝎蝽,中华螳蝎蝽(R.chinensis)和一色螳蝎蝽(R.unicolor),进行了重新描述,绘制阳茎、抱器等形态图共17幅。除了形态特征,还介绍了螳蝎蝽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意义及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152.
防治棉盲蝽象药剂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为害棉花的棉盲蝽象进行了药剂筛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棉盲蝽象药效最好的为瓢甲敌.田间施药1天、3天、7天后,瓢甲敌1000倍液的校正防效分别71.6%、89.3%、96.7%,高效氯氰菊酯+甲胺磷为66.5%、82.3%、93.6%,高效氯氰菊酯为51.3%、74.6%、82.5%,辉丰菊酯为49.4%、72.4%、81.3%,甲胺磷为53.8%、71.7%、75.6%.辛硫磷为62.1%、69.2%、72.9%.  相似文献   
153.
盲蝽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对蔬菜也有较大的危害。本研究利用黑光灯对蔬菜地刺吸式害虫进行调查,共发现刺吸式害虫6个科17种,其中以中黑盲蝽(Apolygus suturalis Jakovlev)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为主要害虫。同时研究了蔬菜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数量和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黑盲蝽和绿盲蝽在孝感市云梦县1年发生4~5代,中黑盲蝽发生高峰期为6~8月,绿盲蝽发生高峰期为9月。  相似文献   
154.
试验证明,速灭杀丁与辛硫磷混用,对半翅目荔枝蝽蟓的防治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速灭杀丁:辛硫磷=1:9混配,可增效10倍以上。这对降低防治成本,扩大防治范围,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156.
157.
黄斑蝽、茶翅蝽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黄斑蝽、茶翅蝽在我市发生普遍,成了新的猖獗害虫之一,不但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不套袋果实,对套塑膜袋、纸袋的果亦有一定危害。苹果被害后果面形成指甲形凹陷虫斑,梨、桃等形成“疙瘩果”“鬼头果”,严重影响品质及外观,卖不上好价钱,影响经济效益。前人虽提出一些防治方法,但由于存在单一用药和盲目用药的弊病,造成防治成本高,效益低。为寻求一套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通过近3年的系统观察、试验、推广应用,较详细地掌握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8.
159.
杂交水稻蝽象种类调查及药效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为害杂交水稻的蝽象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与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蝽象为害严重时期为杂交水稻抽穗灌浆期,有成虫、若虫和卵等各种虫态。其种类共有8种,其中优势种为稻绿蝽。采用混合施药的方法进行防治,结果以17.5%增效水胺硫磷乳油和2.5%敌杀死乳油混合;50%甲胺磷乳油与2.5%敌杀死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混合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95.54%和96.10%,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内蒙古新疆菜蝽(Eurydema maracandicum Oshanin)、巴楚菜蝽(Eurydema wilkinsi Distant)2个种以及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性别、个体间EST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菜蝽的EST同工酶谱中均有各自的特征酶带。聚类图显示,2种菜蝽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个体、性别间存在差异,且性别差异大于个体差异,但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