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植保技术     
《北京农业》1996,(6):14-15
  相似文献   
52.
金龟子的幼虫通称蛴螬,是苎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南沅江、汉寿等主产麻区为害苎麻的金龟子主要是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和大黑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其次是黑绒金龟子Serica orientalis Motsch、四丽纹金龟子Popillia quadriguttala Fab、粪蜉金龟子Aphodius sp等。1979年8~9月,我们调查了不同类型的麻土35块,共115平方米,有虫716条。其中铜绿金龟子416条,大黑金龟子227条,其他金龟子67条,分别占总虫数的58.6%、  相似文献   
53.
暗黑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成虫为害榆、杨、梨树、苹果。幼虫为害花生、大豆、玉米,甘薯、麦类等旱作作物,虫口密度高时往往颗粒无收。是黄、淮、海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本试验选用了绿僵RAWs菌株对暗黑初龄和3龄蛴螬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的部分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及与其他杀虫剂、抗菌剂混合拌种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控制和防治效果,其中以"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 ml/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 ml+水200 ml"处理治虫效果更好,"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 ml/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 ml+水200 ml+硅唑多菌灵(50%多菌灵+5%氟硅唑)50 g/亩"有效荚果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55.
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利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明确辛硫磷35CS不同释放特性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9、2010年在代表安徽省南、北2个农业生态类型的蒙城、固镇和肥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药剂3种释放速度(快、中、慢释放速率)及2种施药方法(播种时喷穴或出苗后灌根)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辛硫磷35CS 3种释放速率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表现为慢速释放>中速释放>快速释放;2种施药方法对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无影响。[结论]为辛硫磷35CS的推广应用及花生蛴螬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7.
蛴螬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统称,别名白地蚕,为蔬菜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因其寄主植物多、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极易暴发成灾。近年来,受害虫抗药性增强及耕作制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蛴螬危害趋于  相似文献   
58.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田分别采用免耕清理秸秆、免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休耕田、翻耕清理秸秆五种耕作方式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耕作方式下,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花生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数量最多,为每平方米12.8头,其次是免耕清理秸秆处理每平方米11.4头,以休耕田处理蛴螬数量最少,为每平方米8.6头,虽然各不同处理花生田间蛴螬的数量不相同,但各处理间蛴螬数量差异不明显.其中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每组10只兔20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用光化学动力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周、3周行FFA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内皮抑素表达。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给药后周1周,模型组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复方血栓通组和蛴螬组渗漏、出血较模型组少;给药后3周,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渗漏、出血明显减小,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视网膜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蛴螬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病理变化均轻于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内皮抑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造模组内皮抑素表达均下降,蛴螬组表达最强,模型组表达最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蛴螬提取物能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促进RVO模型中内皮抑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绿僵菌防治高尔夫草坪蛴螬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金龟子Anomala cupripes幼虫蛴螬是高尔夫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直接影响球场草坪质量以及运动性能。深圳市蛴螬危害主要发生在2个时期,春季末期和夏季末期。应用绿僵菌生物农药防治蛴螬,分别进行了小区试验和高尔夫球场大区试验,结果发现,小区试验绿僵菌对蛴螬的杀灭率平均为67.6%,适宜施菌量为2 g/m2;大区试验绿僵菌对蛴螬的杀灭率秋季平均达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