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4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611篇
农学   585篇
基础科学   223篇
  258篇
综合类   7105篇
农作物   387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5837篇
园艺   2893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882篇
  2012年   1299篇
  2011年   1303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1255篇
  2008年   1309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999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686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对 2例 1 999年 1 0月意外死亡的东北虎雌性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雌性东北虎的卵巢被覆卵巢囊 ,随着年龄增长卵巢表面凸凹不平 ,呈脑的沟回状。输卵管位于卵巢游离缘外侧 ,呈半圆形围绕着卵巢 ,输卵管壶腹部弯曲、峡部直 ;子宫与输卵管分界明显 ;子宫角长度约相当于子宫体长度的 2倍 ;阴道呈背腹压扁的管状  相似文献   
82.
83.
84.
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质脆昧美,香甜可口。为了探讨驯化松乳菇,笔者进行了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试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松乳菇子实体;2.75%酒精和脱脂棉;3.250ml 有塞磨口广口瓶(内盛75%酒精和棉球);4.小塑料桶一个;5.蛋白胨——葡萄糖——无机盐培养基;蛋白胨3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镁0.5克,琼脂18克,水1000ml,pH 值自然。6.卫生纸(经高压蒸气灭菌)。(二)方法:1.种菇的采集及初步消毒。采集生长健壮、菌盖约3—4cm 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子实体,小心去掉菌盖上的杂  相似文献   
85.
全世界已知的毒菇种类有二千多种,中国有一百八十三种,四川已发现五十四种(其中峨嵋山十一种)、沈阳十二种、长白山十四种、西安地区六种、大别山七种、山东崂山六种、湖南莽山十六种、河北经鉴定的毒菇有九科十三属二十一种。据测试,其中能够引起人们食后中毒致死的约三十多种。已公认的极毒菇有: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白鳞粗柄伞,豹斑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菌,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褐鳞小伞,肉褐鳞  相似文献   
86.
87.
柱状田头菇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DC.ex Fr.)R.Maire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市售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1—半胱氨酸,其菌丝体能够在较广的碳氮比范围内生长,最适的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88.
王广民 《食用菌》1993,15(1):6-6
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野生大肥菇(Agaricusbitorquis)的主要产地,每年6~9月多雨季节,在盆地东部草原和绿洲农业区常大量发生,子实体肥大,味道鲜美。由于产区气候环境恶劣,大肥菇都在深土层中生长,群众连年采挖,导致草原土壤植被和大肥菇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和大肥菇的生态环境,使这一资源长久不衰,我们对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9.
柴达木野生大肥菇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野生大肥菇[Agaricus-bitorguis(Quel.)Sacc.]的主要产地,每年六至九月多雨季节。在盆地温暖湿润的东部草原和绿洲农业区常大量发生,该菇子实体肥大、肉厚、味道鲜美,群众喜食并结伴采挖、是当地的土特产之一。由于产区气候环境恶劣、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