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28篇
  1590篇
综合类   1034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3∶1.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灯(360 nm)下检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10μL进样,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建立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药材薄层鉴别方法以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对金线草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斑点清洗,分离度好,能有效鉴别出金线草。同时,在30 min内完成对3种黄酮成分的分析,各成分间均达到基线分离,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2~100.80μg/mL(r=0.999 4)、25.50~758.86μg/mL(r=0.999 8)、2.62~250.48μg/mL(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42%、101.21%、97.92%。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  方法  根据场地径流量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基于2014—2021年逐日实测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预测降雨数据,利用容积法测算年收集径流量,对比绿地完全用自来水灌溉成本和用收集径流与自来水共同灌溉成本,得到节约成本,并对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出建设效益。  结果  基于2014—2021年的实际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的预测降雨数据与建设成本测算,在汇水面积为155.37 hm2、灌溉面积为151.410 hm2时,以解决径流为目的,从长期效益出发,调蓄池规模最佳选择方案为3 000 m3,年平均节约灌溉费用101 114.15元,年平均效益65 424.15元。  结论  半湿润地区径流收集灌溉利用具有一定效益,基于某个时间段内植物的灌溉需求量作为径流收集的标准,可明显减少建设成本,增加径流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3.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质量特征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定点取样并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分析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成熟度好,颜色橘黄,油分好,色度强,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符合优质烟叶标准要求且协调性较好;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丰富;清香型风格特征突出,香韵丰富,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口感特性较好。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具有较高的综合品质,工业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季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种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失总氮的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6.26%和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4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鄱阳湖生态区赣北棉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探究氮肥减施和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域暴雨主要出现在5~7月,该时期为径流发生的高风险期;棉田总氮和总磷年度累积流失量分别为7.59~22.49 kg·hm-2和0.43~1.61 kg·hm-2,地表径流以颗粒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硝态氮是无机氮流失的主要成分。地表径流、养分流失时间、流失量与降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常规施肥处理下,径流量和氮、磷流失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20%基础上配施部分(10%)有机肥的施肥措施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径流系数、减少氮流失,且对磷的流失和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杨洁  金继明  邵进  王玉宝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5):258-266,257
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水文要素变化和水文要素之间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型气候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陆面模型CLM5.0,模拟1980—2018年土地覆盖变化对流域关键水文要素和水文要素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3277km2减少到2018年的2400km2,减少了26.76%,而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44km2和528km2。土地覆盖变化导致延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减幅分别为12.34%和11.46%。土地覆盖变化导致延河流域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和多年平均月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其对丰水季径流量影响较小,对枯水季径流量影响较大,并使年内径流分配趋于集中化。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刺参生存盐度下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池塘养殖海参在北方沿海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然而地处江河人口的沿海地区却发展缓慢,因为这里受江河径流的影响,每当雨季到来之时,盐度就相对偏低,所以对养殖海参不敢问津。然而我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白头翁汤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化白头翁汤薄层色谱鉴别条件。本试验以出膏率来评价提取次数对该方提取的影响,以沉淀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白头翁汤最佳配伍方式,从改变氨水添加顺序的角度对方中黄连、秦皮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白头翁汤提取4次时得膏率最多为29.47%;全方提取时沉淀量最少为6%;秦皮的鉴别不需要用浓氨水预饱和处理,而黄连鉴别则需要浓氨水预饱和处理后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10.
<正>一、整地。玉米具有庞大的根系,要求深耕整地,疏通空气,结合增施有机肥,减轻雨水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渗透量,加强土壤保水性,有利于玉米生长,提高抗旱能力,防止倒伏。从大面积生产看,耕层由19—21厘米逐渐加深到23—24厘米,可以显著增产。整地要精细,最好要秋翻秋整地,秋耕后立即耙压,达到播种状态。秋翻春整地的在早春化冻5-7厘米时及时起垄,顶浆起垄。一般要求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没有大土块架空现象,上松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