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子接受了蓖麻蚕越冬研究的任务以后,听从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依靠群众,在设备条件极差,研究人员很少的情况下,本着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苦战四年,进行了反复试验,一连培育了十代,终于创造了连代低温驯化蓖麻蚕的方法,培育出越冬新类型。闯过了蓖麻蚕不能休眠越冬的难关。并初步查明了蓖麻蚕蛹的休眠  相似文献   
102.
胰蛋白酶抑制剂(TI)是鳞翅目昆虫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功能是抑制胰蛋白酶的降解。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染色,对18个蓖麻蚕品种5龄第5天的血液及其它组织中TI种类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经碱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血液中共检测到8种TIs,分别命名为ETI-1~ETI-8,品种间存在多态性分布;在头和脂肪体中分别检测到1种TI;在体壁中检测到3种TIs。经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血液中共检测到4种TIs,分别命名为ETI-b1、ETI-b2、ETI-b3和ETI-b4,品种间种类分布无差异;在血液中检测到的TI包含了在头、脂肪体和体壁中检测到的TI种类。  相似文献   
103.
总结了蓖麻蚕在纺织、食品、生物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分析认为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具有饲养经验丰富、饲料资源丰富、饲养方法简单和保育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可行性,应注意蓖麻蚕病的防护治疗和加强蓖麻蚕产业的科学研究,并展望了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食用马桑叶的蓖麻蚕蚕蛹(以下简称马桑蚕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文中分析了马桑蚕蛹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马桑毒素及有害金属在蚕蛹中的残留情况,并采用动物饲喂试验对马桑蚕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马桑蚕蛹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6.0%,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比值为0.5832,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比值为0.3684;马桑蚕蛹粗脂肪质量分数为0.7%,含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多种脂肪酸,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马桑蚕蛹矿质元素丰富,高钾低钠,铁、硒含量尤为突出;马桑蚕蛹砷、镉、铅、汞、铬等有害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马桑蚕蛹未检出羟基马桑毒素、马桑宁、马桑亭等马桑植株毒素残留,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其实际无毒.可见马桑蚕蛹食用安全,营养价值优于蓖麻叶、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蛹,是一种健康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05.
利用蓖麻蚕蛹人工接种蛹虫草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子实体,子实体丛生,经过30~40d,子实体成熟,测定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分别为640mg/kg,146.5mg/kg。  相似文献   
106.
采用AS系列负氧离子(O2-)发生器 ,使蓖麻蚕、家蚕1~5龄生活在空气富含O2-(浓度>5×104 个·cm-2)的蚕室中 ,按蛹→蛾→卵→蚁蚕→蚕生长发育顺序 ,研究了负氧离子对其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 :处理组比对照组出蛾齐一 ,羽化率增高 ;产卵速度加快 ,总产卵量增多 ,良卵率加大 ,不受精卵率减少 ;胚子发育整齐 ,孵化齐一 ,孵化率增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次代蚕的强健度。另外 ,幼虫期和卵期环境中都补充O2-,可使实用孵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11.38 %(家蚕)和9.08%(蓖麻蚕) ,而只在卵期补充负氧离子 ,也可有效地促进胚子发育与孵化齐一 ,获得与整个蚕期补充O2-相近效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蓖麻蚕蛹的冷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乐山  MARCOS 《广西蚕业》1999,36(2):21-25
本报告了笔在巴西工作期间,针对蓖麻蚕种茧玲藏这一重要技术环节做的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饲养的情况下,种茧在最适宜的发育阶段.用5℃冷藏在90天以内时,只要技术措施得当,羽化、交尾、产孵情况基本正常。冷藏90天以上,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十分明显,显示出有不良的影响。蓖麻蚕蛹在冷藏过程中蛹体重量的减轻程度与冷藏时间的长短、蛹的性别、冷藏容器的密闭程度有关,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到羽化、交尾及产卵。蓖麻蚕品种、饲料种类、饲养和结茧的温湿度以及饲养水平对蛹的冷藏期限都有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按KoichiroTamura等 (1988)的方法制备出蓖麻蚕线粒体DNA ,用EcoRⅠ和XbaⅠ双酶解后 ,以pSK(+)(Ampr)为载体进行克隆 ,获得 1个 3 3kb的克隆片段。测序结果表明 ,所测序列包括部分 16SrRNA、完整的tRNA Leu ,nd1和tRNA Ser基因。其中 16SrRNA(3’端部分 )、nd1基因与家蚕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时以nd1基因为依据构建了 17种动物的分子进化树 ,显示出蓖麻蚕与家蚕、野蚕有最近的演化关系。根据tRNA Leu和tRNA Ser基因的一级结构 ,推定了可能的二级结构 ,并与家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0.
蓖麻蚕和栗蚕的性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方洲  伴野丰 《蚕业科学》1996,22(3):170-174
根据在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ricini)(♀)和栗蚕(Dictyoplocajaponica)(♀)减数分裂前期所观察到的x(Z)染色体的长度和在全套染色体中的序号以及栗蚕X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等特征,认为蓖麻蚕的XO型可能是由XY型中的Y染色体缺失所致,而栗蚕的X染色体则可能是由X和Y染色体融d合为一条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