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4篇
  33篇
综合类   38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中的消毒药有效成分变化和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消毒灵(复合酚)、长效清(复方甲醛)、消毒劲(碘制剂)、菌毒净(氯制剂)等4种消毒剂的持续消毒效果进行了试验,即各消毒药以推荐浓度稀释,置于鸡舍消毒池内,并连续定时检测咯地消毒药主要成分的含量、细菌总数、对6种特定病原菌的抑菌能力。结果发现,在20-25℃、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菌毒净24h内失效,24h有效氯降至不足10ug/mL;消毒劲72h后失效,即有效磺低于17ug/mL;消毒灵96h后失效,即复合酚含量低于开始的85.9%;长效清168h失效,甲醛含量变化不超过开始时的10%,表明消毒劲、消毒灵和长效清具有较强的持续效力,其中又以长效清最佳。  相似文献   
62.
王燕丽  曹继志  蔡淑萍 《畜禽业》2002,(4):X007-X007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控制疾病传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世界上最经典最广泛被应用的方法还是消毒池消毒,各养殖场在场区人口处、产区入口处、畜禽舍入口处均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池方能出入.尽管如此病原菌仍肆无忌惮地涌向一些养殖场,并迅速传播,引起疫病爆发,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3.
本实验是以阿拉尔片区部分豆制品卫生质量进行感观和细菌学评价,为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做以指导。结果显示:阿拉尔片区所售的部分豆制品存在着卫生质量问题,菌落总数不合格的为44%;大肠菌群数不合格的为25%;九团检样豆腐中检出一例蜡样芽胞杆菌,阿拉尔片区部分豆制品总体合格率占检样的56%。  相似文献   
64.
为解决规模化肉鸭生产中粪污影响鸭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可移动式网床下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并研究了该模式在控制舍内气载微生物数量和提高鸭生产性能中的优势。结果显示:1)可移动式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实现不同发酵床体共用一台翻耙机。2)与发酵床平养相比,鸭26日龄之前未翻耙垫料时,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1.531×105 CFU/m3)和大肠杆菌数量(1.298×104 CFU/m3)显著升高(P0.05);鸭27~34日龄时每4 d翻耙垫料,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2.304×105 CFU/m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1.353×105 CFU/m3)显著降低(P0.05);鸭35~39日龄时每天翻耙垫料,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1.255×105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14.13 CFU/m3)显著降低(P0.05)。3)在发酵床平养舍内,与每4 d翻耙1次垫料相比,每天翻耙1次垫料舍内需氧菌总数(2.688×105 CFU/m3)、大肠杆菌(2.038×104 CFU/m3)、金黄色葡萄球菌(8.90×104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47.11 CFU/m3)数量显著(P0.05)降低,而在发酵床网养舍内,每天翻耙1次垫料舍内需氧菌总数(1.255×105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14.13 CFU/m3)数量显著降低(P0.05)。4)与发酵床平养相比,发酵床网养增加鸭体质量(P0.05),降低死亡率和上市淘汰率(P0.05)。结果表明研发的肉鸭养殖新模式能更好地减少舍内空气中病原菌浓度,改善鸭舍内空气环境,提高鸭生产性能。该研究为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新模式在规模企业中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山羊内毒素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将脂多糖经颈静脉或门静脉按以下3个方案灌注山羊:系列①,经门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②,经颈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③,经颈静脉灌注1500EU/kg体重的LPS。灌注前和灌注8h内定时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比例。结果如下:在系列①白细胞总数在1h呈下降趋势,2~8h呈上升趋势。在系列②白细胞总数在1h呈下降趋势,2~8h仍保持较低水平。在系列③,白细胞总数在1~8h极显著下降。在系列①和②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在0~8h呈上升趋势。在系列③,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在1h下降,2~8h呈上升趋势。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相反。  相似文献   
66.
将恶疫霉突变株及其有性杂交后代的菌丝块 ( 2mm× 2mm)和游动孢子接种于灭菌土或自然土中 ,对它们的生长状况和游动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接种于灭菌土中的 7株杂交个体中 ,有 2株杂交个体的生长速率较快 ,其菌落半径分别为 8.0mm和 7.2mm( 3d) ,显著大于两亲本的菌落半径 (亲本AP1 4M-1 -52菌落半径为 3 .0mm ,另一亲本PK9Cn -2 -2 4生长较弱 ,不形成明显的菌落 ) ,其它杂交个体生长较弱 ,不形成明显的菌落 ;选择 3株杂交个体的游动孢子接种于灭菌土中 ,其中有两株杂交个体的游动孢子萌发率 (分别为 77.3 %和 71 .3 % )介于两亲本 (分别为 85.0 %和 67.7% )之间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另一杂交个体游动孢子萌发率 ( 59.7% )显著低于亲本AP1 4M -1 -52游动孢子萌发率 (P <0 .0 5)。而接种于自然土中的 7株杂交个体中 ,有 5株杂交个体长出少量菌丝和孢子囊 ,另 2株不生长 ;亲本菌株AP1 4M -1 -52有少量菌丝扩展和产生孢子囊 ,另一亲本菌株PK9Cn -2 -2 4无菌丝扩展 ;恶疫霉有性杂交个体及其亲本的游动孢子在自然中均不能萌发。结果表明恶疫霉有性杂交后代营养体和游动孢子在土壤中的生活能力与亲本相似。  相似文献   
67.
药用真菌植酸酶生产菌的筛选及基因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8种产植酸酶的菌株,并对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较大的芸芝,茯苓、红托、赤芝进行酶活测定和基因片段的克隆。  相似文献   
6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分干涉差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烟草假单胞杆菌菌落的发生、形成及排列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菌落中该菌呈平卧状紧密排列;菌落边缘整齐;菌落表面及菌体之间有细菌的分泌物。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菌菌落的发生、形成按分层式进行,即细菌先在培养基平面上繁殖成一层,然后在该层的中心隆起,分裂繁殖成第2层,并继续按此方式形成第3层、第4层等。菌落的边缘呈梯田状,菌体平卧紧密排列。  相似文献   
69.
3株环链拟青霉固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菌落直径和产孢量,研究不同温度、培养基和光照时间对3株环链拟青霉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时,3个菌株菌落的直径生长最快,菌株Pc45和Pc287的产孢最多,而菌株Pc305在27℃下产孢最多.与常用的PDA和SDAY培养基相比,3个菌株在改良米饭-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生长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Mg2 和K 对产孢有重要影响.3个菌株均以光照24 h下的产孢量最高,而在0 h下,菌落直径最大,产孢量最小.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3种旱田除草剂(氟乐灵、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对玉米品种瓦试13(抗)和瓦试15(感)内根圈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等)种群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的生长,不同抗性品种内根圈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呈增长趋势,而放线菌则在幼苗初期数量最多。从抗感玉米内根圈的分离获得的细菌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经常规鉴定明确玉米内根圈土壤有真菌6个属,细菌6个菌落形态,放线菌3个菌落形态。通过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试验表明,拮抗菌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和放线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