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林业   255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60篇
  394篇
综合类   2879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3966篇
园艺   1043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用毒死蜱、甲氰菊酯、甲萘威、多菌灵4种农药,在平菇、草菇、金针菇等3种食用菌上进行残留量检测试验,验证菌丝对农药的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02.
以废弃的茶枝条为黑木耳的栽培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茶枝屑,研究不同比例茶枝屑配方对黑木耳栽培中菌丝、耳基、子实体生长情况、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利用茶枝屑栽培黑木耳的可行性,为废弃茶枝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配方2单产最高为40.83 g,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为2.69 mm·d-1,子实体最密集,朵形偏小;配方1单产为36.97 g,菌丝生长速度为3.01 mm·d-1,子实体较稀疏,朵形中等;配方3单产为36.7 g,菌丝生长速度为3.03 mm·d-1,长势较密集,朵形较大;CK的单产最低为35.27 g,菌丝生长速度为3.01 mm· d-1,子实体稀疏.在营养价值方面CK最低,配方3粗蛋白和粗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4.80%;配方1粗纤维和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6.59%和3.83%.  相似文献   
103.
《食用菌》2015,(2):53
<正>划口18天出耳,由大单片组成朵,耳片特大特厚,黑褐色,阴阳面明显,抗杂能力强,高温高湿不烂,木段、袋栽两用,正常管理袋产干耳60g以上。十年畅销品种,耳质好,中早熟,耳厚,耳背青灰色、多筋、耐高温,耳熟落地也不烂,木段、袋栽两用,高产,在黑龙江省评为"黑木耳质量第一名"。我学会用大兴安岭野生木耳分离、片大耳厚、不烂、碗状,每根8 cm粗1.5m长的木耳段,三年可拣干耳390g,是目前适宜木段栽培产量高产菌种。  相似文献   
104.
《畜牧与兽医》2015,(10):109-111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与猪流感病毒(SIV)三重RT-PCR方法,根据Gen 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3种病毒的RT-PCR诊断方法,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364 bp(PRRSV)、530 bp(CSFV)和981 bp(SIV)。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对PRRSV、CSFV和SIV的核酸检测最低浓度分别为3.2×10-2、8.3×10-2和3.7×10-2ng。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以上3种病毒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5.
《畜禽业》2015,(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该病已经普遍存在,并已然成为全球养猪业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06.
孟庆国 《蔬菜》2011,(2):16-18
香菇菌棒发菌结束后,开始进入转色期,即菌丝由白色转变为棕褐色。转色是香菇生产中较为独特的现象,也是香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主要标志。正常转色不仅是高产优质的基础,还有保护菌棒免受病虫侵害和保持水分的作用,直接影响出菇时间的早晚、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因此,掌握转色的正确方法,明确转色异常原因,并掌握应对措施,对指导香菇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对供试的三株鸡腿菇菌株的碳源、氮源、酸碱度、温度、空气、覆土要求进行了研究比较,分别选择出最适宜各菌株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酸碱度;设定了不同的温度,确定出CC944和特白36属于中温型菌株,野生鸡腿菇菌株属于偏高温型菌株,同时确定出对适宜的空气和覆土材料等要求。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使用两种抗菌肽、植物精油、微生态制剂共4种产品替代抗生素,配制断奶仔猪教槽料日粮,考察不同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每个栏为一个重复,公母各半。对照组日粮为基础配方+抗生素处理组,其余4组分别使用抗菌肽A(菌丝霉素)、抗菌肽B、植物精油、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试验期为14天。结果表明,菌丝霉素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略高于其他处理组。菌丝霉素处理组的腹泻率在各组中最低,体现了较好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正>笔者于2013年9月对浙江宁波地区某猪场发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支原体混合感染进行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浙江宁波某猪场生猪存栏600头,从第1例具有明显症状的仔猪发病4周内,共计300头仔猪发病,其中死亡120头,日龄分布不同,最小25日龄,多数为100日龄,发病率50%,死亡率20%。该猪场免疫程序:7、21日龄免疫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30日龄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50、71日龄同时分点注射免疫猪瘟、口蹄疫疫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