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句容市属于典型的苏南丘陵地区,旱地资源丰富,发展玉米生产具有独天笃厚的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养殖业发展与市民生活对杂粮需求的增长,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生产面积在0.20万,0.27万hm^2,成为我市旱杂粮的第一大作物,产量也得到不断提高,由以前的单产250kg达到了目前的400kg左右,  相似文献   
92.
模拟降雨条件下苏南黄壤产流起始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暴雨条件下苏南典型丘陵土壤上纯草、纯灌、灌草3种经营模式下坡度、降雨强度、土壤前期含水量、植被覆盖度对开始产生径流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纯草模式下影响开始产流时间的最主要因子为土壤前期含水量,同时建立了3种植被组合下影响开始产流时间的多因子回归方程。通过方程,由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前期含水量和降雨强度四个易于获得的因子可预测不同植被组合下开始产生径流的时间。  相似文献   
93.
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蚕豆+青菜/春玉米+地刀豆-秋玉米”一年5熟新型立体种植模式同传统的“棉花/蚕豆”旱地种植模式相比,667m^2产出高2.77倍,净收入高3.89倍,劳动生产率高2.89倍,是替代“棉花/蚕豆”较好的立体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94.
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生产上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个小黑麦品种与大麦、黑麦、黑麦草在苏南地区的产量比较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小黑麦在该地区早春有较高的青刈产量,且干物率高(17.0%~21.7%),饲草品质优良。小黑麦NSHW11作为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的田间保护作物,具有明显的抑制杂草、增加总体生物量和提高苜蓿种植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苏南水乡的茫茫田野上,夏收夏种拉开了序幕。那些从外地赶来的跨区作业农机服务队,犹如迁徙的候鸟,分外忙碌。夜幕降临,江苏溧阳市上黄集镇居民新区的外广场上,接二连三驶来十几辆拉着联合收割机的运输车。  相似文献   
96.
从2002年开始,国家农业部正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扬中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两次进入全国小康百强县(市),质量安全管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7.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稻传统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水稻机插既省工、节本、减轻劳动强度、争得季节,又可加快水稻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进程,是现代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技术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随机插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为更好地指导农户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机插水稻单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本站与张家港市农机推广站合作,结合苏南沿江稻麦两熟地区的生态、栽培条件,进行了该项目试验示范,经多年研究,系统总结形成了该技术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8.
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引进筛选及石灰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国内外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和石灰施用量试验,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国外引进品种以WL320表现最好,其次为加拿大得龙和胜利者,三者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是10 830、10716、10 656 kg/hm2;国内品种以草原1号表现最好,两年平均干草产量为7 172 kg/hm2。5个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最适施用量为4.5 t/hm2,可以较好地调节苏南丘陵地区偏酸土壤的酸碱度,以适合紫花苜蓿生长,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9.
苏南丘陵秦优7号油菜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7号油菜是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句容市自1999年秋播开始引进试种,2001-2002年扩大示范,200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秦优7号为本市油菜大面积生产的主要推广品种,种植面积1.7万hm~2以上,占全市油菜  相似文献   
100.
蔡亚芬 《中国蚕业》2001,22(1):37-38
苏南蚕种场都是"老字号"的国营场圃,生产设施较好,技术力量雄厚,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为江苏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随着近几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全省用种量从600万张下降到250万张左右,蚕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大多数蚕种场因生产量急剧下降,而固定成本(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用、离退休人员工资)有增无减,造成单位生产成本猛增,尤其是苏南老场,因建场早,人员多,负担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